娑婆三聖

娑婆三聖:
右边是地藏王菩薩、教主釋迦牟尼佛、左边是觀世音菩薩。
指佛教娑婆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弟子聲聞無數;觀世音菩薩象徵「大悲」,慈悲救苦,可解救民眾現世的苦難,更是西方三聖之一,可持名往生西方淨土;地藏菩薩象徵「大願」,是幽冥教主,曾經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度化一切六道眾生。《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

释迦牟尼(管婆娑世界的教主)


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1],古印度思想家、教育家、宗教改革家,佛教的創始人;后世人尊稱為释迦牟尼佛、喬達摩佛、佛陀(意思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又簡稱釋迦文佛、釋迦如來、釋迦佛,(「释迦」是其種族之姓,意为「能、勇仁」,「牟尼」則是古印度对於圣者的尊称,意为「聖贤、寂默、禁欲修道僧」。按古印度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乞食、離欲修道、修行成就者的稱謂,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恙。「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释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王族家庭,為刹帝利種姓;
在佛教中,释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故弟子與信徒們,常以世尊來稱呼释迦牟尼。佛並非神而是境界在神之上的人,因為諸佛都是生在人間的凡人《增壹阿含經》: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從明朝開始,漢地尊稱释迦牟尼為如來佛祖或佛祖,或如來佛,清代滿人則稱释迦牟尼為佛爺。此外,大乘佛教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謂大日如來。依照大乘佛教不同派系的見解,或認為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而報身稱為盧舍那佛。
生平事跡:
釋迦牟尼佛的生卒年,未記載於佛教前四次結集的早期三藏中,歷來眾說紛紜。早期三藏中也未包括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專門記載,經藏中的佛经缘起部分,偶有些类似传记性的叙述,而佛陀傳記原型以《譬喻經》形式收錄在《律藏》中;佛陀言行和教法是經律记录的重心,佛陀本人的生活同教义的牽連性并不强,并未引起三藏結集者的重视。在佛教廣為流行後,佛教徒对佛陀的卓越人格逐渐发生兴趣,《本生經》和部份《譬喻經》從《律藏》中輯出編入《雜藏》或《經藏》,而更详尽的叙事文字遂在流行经典和变化多端的传说中而有所阐述。最早的佛陀生平傳記,是佛陀灭度六百年後马鸣菩薩所著的《佛所行讚》(《佛本行經》),大乘佛教的佛陀傳記有《佛本行集經》、《普曜經》和《方廣大莊嚴經》。
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在尼泊尔蓝毗尼新近考古發現约前550年的古迹,认为释迦佛的生活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出生年可能比人们认知的还要早。
入胎: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國,有傳說稱剎帝利種姓的共同祖先,是劫初時諸有情公選的大同意王(摩訶三末多王),釋迦族屬剎帝利種姓,統治了東北部邊緣的一些城邦及聚落,這些小國以憍薩羅為宗主國,释迦牟尼即出生于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劫比羅城淨飯王,他先後娶天示城善悟王女兒「大幻化」和「幻化」為妻,釋迦牟尼為「大幻化夫人」(摩耶夫人)所生。
根据《八十誦律》等記載,釋迦牟尼佛入胎時摩訶摩耶夫人做了四種夢:“一者、見六牙白象來處胎中。二者、見其自身飛騰虛空。三者、見上高山。四者、見多人眾頂禮圍繞。” 摩訶摩耶夫人將此事奏告淨飯王。淨飯王召集了些相師婆羅門,請他們解夢。他們回答:「王大夫人必當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莊嚴其身。若紹王位,當乘金輪,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證法王位,名聞十方,作眾生父。」
誕生:
根據《八十誦律》、巴利文《中部·希有未曾有法經》和《長部·大本經》記載,摩耶夫人在其父王的蘭毘尼園無憂樹下,站立生下了釋迦牟尼。《中阿含經·未曾有法經》和《長阿含經·大本經》有佛從母右脇出生的說法。於此有一傳說故事,悉達多太子誕生後向四方行七步,環顧四週,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指每位有情眾生皆有的第八識如來藏為最尊、獨一無二)之偈句。仙人阿私陀,在听闻太子出生后,立即来到王宫。阿私陀以天眼通观其未来,起初面露微笑,但一会儿,却又显出悲伤。在一旁围观的人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释说,他微笑是因为太子必定觉悟成佛;他悲伤是因为他自己不久于人世,往生无色界,如此他就无法获益于觉者超人的智慧。
早年生活:
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相傳天龍八部都來讚歎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顯日」,但是此時摩耶夫人過世,由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也譯為「大愛道·瞿曇彌」)撫養成人,有說只稱「乳母」撫養未具姓名。大乘佛教佛陀傳記說大愛道·瞿曇彌是佛陀的姨母。
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宫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佛本行集經》等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釋種女耶輸陀羅或瞿夷,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着在一般人眼中看似舒适且豪華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感受与一般人也是不一样的,對自己对世界会有更多更深的困惑与不安。
出家成道:
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他在外出巡游时,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人稱四門之遊,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馬出家修道。
為了尋求解脫,他遍訪名師,遇阿羅邏伽藍。阿羅邏为數論派上師,日后的佛陀要求按照阿羅邏伽藍的教义和教规过梵行生活。这种教义主张通过一系列禅定功夫,达到无所有处定的禪定狀態(以色空識三者均無所有故名)。不久释迦牟尼达到了阿羅邏所教導的一切,使後者大为嘆服,建議合作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釋迦摩尼卻不滿足於這種學説而選擇退出。仍未成道的他接著又跟隨鬱陀羅摩子(Udraka Ramaputra)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又譯作非有想非無想定)的禪定狀態。但是他認為這仍然不是解脫的境界,然而释迦牟尼已經找不到老師。
覺悟成佛:
於是釋迦牟尼與五比丘在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饥饿痛苦。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一位牧羊女給了羊乳喝才得救,從此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脱,修行是應採取中道。轉而前往菩提伽耶,坐於菩提樹下。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記載釋迦牟尼下定決心「且讓我剩下皮,且讓我剩下腱,且讓我剩下骨頭,且讓我的血肉乾枯。除非能證悟一切知智,否則我絕不從此座起身。」,依南傳大藏經記載,釋迦牟尼入四種禪,得三明,現觀四谛與十二緣起而成無上正等正覺。
北傳佛教說,釋迦牟尼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曉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与四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传播佛教:
佛陀悟道之后,在鹿野苑开始传道,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聖谛」,此為出家僧團的開端。後來波羅奈國長者之子耶舍,與其他四位友人,一同加入僧團,成為佛陀弟子,隨後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僧團在此擴張,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耶舍的父母,成為僧團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舍利弗、目犍連在聽到馬勝比丘說法後,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團;隨後迦葉三兄弟率領一千名弟子加入,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遊行,是佛陀僧團的骨幹,又稱常隨眾。
佛陀教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淨飯王聽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佛陀回國說法。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富樓那尊者、阿難陀、提婆達多、難陀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后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葉等[39]。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法25年。
三转法轮:
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
而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先說《華嚴經》,但此了義之教甚難領會,所以佛陀漸次成熟不同根性的眾生的善根,使眾生入於佛乘。在《解深密經》中即說明佛在人間「初轉法輪」先從四聖諦(即苦集滅道)開始,說明眾生的流轉到煩惱的還滅;此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體解世間一切法皆空無自性,認知到煩惱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因此在升起悲憫眾生的大慈悲心同時,有能力不住於涅槃,直至成佛以前不證入實際,能在無數阿僧祇的時間中利益眾生,使其入於無餘涅槃;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眾生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分別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唯識方廣諸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以更顯了的方式說明般若經等開示的「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對「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的眾生看來,這道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須以方便解釋一番,才能淺顯明了,能信能解,究竟了義。
佛陀般涅槃:
八十歲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又譯准陀、真達、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释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们继续向前走。走到拘尸那揭罗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r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后弟子,並在佛陀圓寂之前先行早一步圓寂,佛陀最後於拘尸那揭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圓寂[49]。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著名的十大弟子,他們是:摩訶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比丘尼眾中的佼佼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
身后事迹: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
關於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紀念日:
南傳佛教訂定的佛誕與涅槃日為同一日(衛塞節),在新曆五月的滿月,一般即農曆四月十五日。
漢傳佛教地區,一般將佛誕日定在農曆四月初八,將佛出家日訂為二月初八,佛成道日訂為十二月初八,佛滅日(佛涅槃日)則為二月十五。日本與朝鮮半島的佛誕節可說源於中國佛教,一般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說法。
漢傳佛教稱四月十五日為「佛顯日」或「佛吉祥日」,認為佛在出生七日時,顯示種種祥瑞,而天龍八部紛紛奔來聚會供佛,屬於佛誕的餘緒,通常與佛誕合併慶祝,而不獨立慶祝。
正月初一是釋迦牟尼佛降伏天魔的日子,華北相傳,有一年大千世界大亂,釋迦牟尼佛為了人世間的和平,除夕夜升上第六天,在一日一夜之間克服第六天魔王,並將法輪傳承給彌勒佛。事實上此日原本古代佛教徒是紀念釋迦牟尼佛降伏六師外道的日子,後人將外道神化為天魔。
朝鮮半島地區的燃燈會,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前的周末,用以慶祝釋加牟尼的誕辰。
南傳佛教:
南传佛教作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前543年。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錫蘭、緬甸傳說,釋迦牟尼入滅於西元前544年;暹羅、高棉,傳為西元前543年。依《菩提伽耶碑記》,有人認為佛滅應為西元前546年。
漢傳佛教:
按汉译《善见律毘婆沙》的出律记,從南齊永明七年(489年)上推975年,推定佛涅槃於公元前486年。因此,釋迦牟尼佛生卒年約為公元前565年至前486年。另外,依北齊法上和元魏曇無最引用《周書異記》等的說法,佛陀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滅於周穆王五十二年或五十三年,周昭王和周穆王在位時間對應為西元何年沒有定說。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種族相貌記載:
在《八十誦律》中記載,在迦葉波如來出世時,波羅痆斯城王為吉枳,百餘代後人喬達摩仙人有二子,有四名號,後代承襲自稱“日種”、“甘蔗種”,姓“喬達摩”;百餘代後,補多勒迦城增長王立幼子為儲,年長四子至雪山下弶伽河側,近劫比羅仙人所住之處,先結廬後立劫比羅城,再立天示城,因其“大能”而得名“釋迦”,其子孫萬代以為族名。釋迦牟尼的姨母被稱為瞿曇彌(Gautamī),其父族與母族拘利族为同姓親族。毘琉璃王誅滅劫比羅城之時,城中部份人脫逃至末羅國和尼波羅國各地,另有傳說有四支釋迦族遷出在印度境內西北部另立四國。
按照印度人心目中的轉輪王外貌特徵,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擁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又有八十種好。佛陀因具足大丈夫相和福澤親族眷屬,而常被比喻為“公牛王”(梵語:vṛṣabha, ṛṣabha,巴利語:usabha, nisabha),翻譯時或略為“牛王”。佛法也常被比喻為牛王正道。
在《雜阿含經》中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稱佛陀為「領群特」即「領群之牛父」,而在相應的《別譯雜阿含經》中對應稱呼為旃荼羅,即婆羅門誤認釋迦牟尼為賤民。南傳《經集·無種姓者經》(有譯為《賤民經》)中的對應段落,婆羅墮闍婆羅門稱釋迦牟尼為「禿髮者」、「沙門」、「無種姓者」(梵語:vṛṣala,巴利語:vasala),其中的「無種姓者」即是賤民之義。《經集·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記載了另一個婆羅墮闍婆羅門與佛陀會面的情況:婆羅門只能從外貌上看出佛陀是「沒有頭髮者」和「沙門」,佛陀也不再宣稱自己的剎帝利種姓,進而婆羅門問佛陀是否是婆羅門,並要考問吠陀知識來驗證,婆羅門不能從外貌上判定出佛陀的種姓。
在佛陀在世時有六個部族全族信佛,在《巴利律藏·七百犍度》記載中,毘舍離結集雖然批判了六族中的毘舍離跋闍子比丘有十事非法,但對其地域族群名稱使用的依然是 vesāli(毘舍離)未至於 vasala(無種姓者、賤民)
时代背景:
在佛陀時代之前,上古原始印歐人遺留下來的信仰,被稱為婆羅門。他們經常會呼喚神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並認為戰死之後可以光榮上升天堂。因此,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語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東南部居民信奉的當地本土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修道時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祇以及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業),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奧義書》信仰,它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古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秘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具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數論派的一名上師阿藍迦藍學習無所有處定,向鬱頭藍弗(Udraka Rāmaputra)學習無想定(Asamjni samapatti),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佛教興起之初,也被認為是屬於沙門團體中的一個分支。在教義上,佛教與耆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因為他們同屬於沙門傳統所致。

觀世音菩薩(人间救苦救难的化身)


又譯為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手持蓮花的觀音菩薩也被稱爲蓮花手菩薩或持蓮觀音,在大中華地區佛教自唐代開始主要是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所有觀世音菩薩的本尊;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觀音娘娘、觀音媽、白衣大士。在密教中,祂為蓮華部尊,在淨土宗則是西方淨土的大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影響: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祂們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再迴入娑婆,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观世音菩萨即是其中之一,祂过去的佛号是正法明如来。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觀音信仰也深入其他宗教或派別,或言被其他宗教所吸收。在道教稱為「慈航真人」等。
名號由來:
早期的佛經中,多譯為「闚音」、「現音聲」,竺法護和尚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們則譯為「觀自在菩薩」。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當中有個「世」字,為了避諱,故當時將「觀世音菩薩」改稱為「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觀世音菩薩在藏文作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 也是「觀自在」之意,與玄奘法師等譯師們譯意相同。因為藏文「觀自在」總共有五個藏語的音節,所以藏文書面、口語通常略稱「觀」、「眼視」三個音節,而省略了「自在」兩個音節。
大中華地區佛教與道教乃至民間信仰所稱的白衣觀音、白衣大士、觀音媽則取自唐朝密宗信仰的,為女性觀音菩薩,她是觀音母乃為蓮華部母與蓮華部主,在不同的經典有不同的譯名,在不空所翻譯的《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譯名為白衣觀自在,以及《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幖幟曼荼羅儀軌》譯名為白衣觀世音菩薩、白身觀音,在善無畏所翻譯的《蘇悉地羯羅經》譯名為觀音母,還有善無畏講述一行筆記的《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譯名為白處尊、觀音母以及稱她為蓮花部主。
到了宋代密宗經典,如施護所翻譯的《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與《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則譯名為白衣菩薩,菩薩就是大士這也是民間稱她為白衣大士之名的由來。
起源:
蓮華女神——蓮華手菩薩前身就是印度古老的蓮華(讀音:花)女神。神話學家約瑟夫·坎伯認為中國的觀音女神正是回歸她原型的女神本質。蘇格蘭宗教哲學家朱·坎貝爾在她的著作《空行母-性別、身分定位,以及藏傳佛教》中主張觀世音菩薩的前身就是蓮華女神, 並且對於觀世音菩薩的別名『Maṇi-Padme』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Oṃ maṇi padme hūṃ」,具有女陰崇拜的意義。
波斯的女性水神Anāhita——印順導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觀世音》提到「 觀世音的來源,或以為基於波斯的女性水神Anāhita。」日本宗教學者賴富本宏先生亦如此主張觀世音源於「波斯女性水神Anāhita」。
此外印順導師在《佛法是救世之光》提到「觀世音──阿縛盧枳帝溼伐囉,在今日印度教中,也是有人知道的,而且還是女性。所以唐宋以來,觀音像塑為女相,是有意義與根據的。」的確,在印度佛教被印度教吸收之後,觀世音菩薩成為印度教的女神,如雪山神女、難近母,其實千手觀音也是從『Durga』的千手型態而來。所以印度人看到華人與日本人敬奉的千手觀音都會當成是難近母。

記載的本生因緣:
久远古佛——唐譯《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
釋迦牟尼佛曾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經》內說:「觀世音菩薩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十方如來,皆此觀自在教化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在過去中,釋迦牟尼佛還是觀音菩薩的弟子,當時觀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
由於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因祂以救苦救難為己任,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
不空三藏所譯出的密教《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經》中認為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另一名稱),又名「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在西方清淨佛土中,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但在五濁惡世中,祂即以觀自在菩薩的形像出現。
《楞嚴經》則認為過去曾經有佛,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為其弟子,故也稱「觀世音」。

示現菩薩——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祂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
據《悲華經》卷二記載,觀世音本名「不眴」,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因為其在寶藏佛前發願:「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
寶藏佛即為祂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
釋迦牟尼佛在宣講《法華經.普門品》時廣說觀世音菩薩之功德,令無盡意菩薩以寶珠瓔珞供奉座中觀世音菩薩,時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經釋迦牟尼佛勸說之下後接受供養了,並將珠寶分作二份,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寶佛塔。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廣說地藏菩薩之功德,會中觀世音菩薩亦發言稱讚。足見釋迦牟尼佛在娑婆演說佛法時,觀世音菩薩則從旁協助教化。

將來示現成佛——《悲華經》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祂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祂出家之後,即號「觀世音」;在久遠的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觀世音菩薩將會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不空三藏所譯《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說,觀世音菩薩將以「平等光明普照如來」的名號成佛。

本願誓言:
有些人將〈大悲咒〉前面發願的「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這個發願文作為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其實這個發願文是〈大悲咒〉的啟請發願,不是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應該是以《無量印法門經》、《悲華經》與《華嚴經》等記載的誓願,作為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
《無量印法門經》記載:能仁作大師子吼,天人一切普得聞,我等今對世尊前,各發誠實最上願:我等乃至未來際,願我所行經多劫,隨入生死輪迴中,救度無數眾生類;我等今者以此緣,盡未來際悉思念,普為利樂諸眾生,於無邊劫行無懈;我等從今日已去,永滅貪瞋痴等垢,十方現在佛世尊,證我所說誠無妄;我等今發菩提心,不樂聲聞緣覺果,我等若有樂小心,決定當招妄語報;我所不樂二乘果,但以悲心為眾生,縱經俱胝多劫中,願我常行而不懈;如佛世尊所成就,如應佛剎廣莊嚴,願我當來得佛時,剎土倍多俱胝數;又願當來佛剎中,無有聲聞緣覺眾,純一菩薩所莊嚴,廣集無量諸智聚;願我得是莊嚴已,當令眾生得離垢,從諸佛法所出生,普使當持佛法藏;若我今時諸所說,真實無妄無別異,願此大海及山川,乃至大地皆震動;當發如是願言時,大地實時皆震動,不鼓音樂自然鳴,出微妙音遍十方;天雨眾華眾妙香,殊麗嚴好極可愛,俱胝百千妙天衣,周遍繽紛而散佈。(這是觀自在菩薩、大勢至菩薩,在「師子遊戲金光王如來」處,一起首發菩提心的誓願。)
《悲華經》記載:從前過恒河沙等阿僧祇劫之際,觀自在菩薩的本地是無諍念轉輪聖王的太子,在當時的寶藏佛前面回向、發願說:「我之所有一切善根,盡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回向、發願說:在安樂世界的無量壽佛進入無餘涅盤、正法時期過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華嚴經:觀自在菩薩章》〈觀自在菩薩常救護一切眾生令離諸怖願〉:
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熱惱怖。離迷惑怖。離系縛怖。離殺害怖。離王官怖。離貧窮怖。離不活怖。離惡名怖。離於死怖。離諸病怖。離黑暗怖。離遷移怖。離愛別怖。離怨會怖。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愁歎怖。離所求不得怖。離大眾威德怖。離流轉惡趣怖。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恐怖。滅除障難。正念現前。複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世尊,我觀世音菩薩名字難可得聞,若復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復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眾生,晝夜慇懃稱我名者皆得阿毘跋致地,現身得離一切苦惱、一切障難、一切怖畏,及三業罪悉得除滅。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菩薩摩訶薩名字何等?善能宣說如是陀羅尼,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形象:
《法華經普門品》當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祂可以化身為佛、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執金剛神等等。其餘各種典籍中觀音菩薩各有化身,甚至有三十三观音之說,是大乘佛教对观音应化的三十三种形象的称呼。
在中國,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並於七世紀中葉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然而顯教多數宗派認為女子不能成佛,唯有轉為男身才能成佛,所以菩薩尊不論此尊信仰來源皆成為男性尊,但是自印度密教興起,密教與顯教主張的女身轉男身成佛不同,密教主張女性也能以女身成佛,依《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主張父母所生肉身,能夠即身成佛,而為女性身如來,這就是密教承認女身如來之緣由。而不像歧視女性的顯教。所以才開始有女性尊,如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就有許多女性佛菩薩。
在佛教以外,觀世音菩薩在道教和民間的香火也十分興盛。道教稱之為「觀音大士」、「白衣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民間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兒童,協助孕婦順利生產,因此又常尊稱祂為「送子觀音」;在一貫道中稱為「南海古佛」。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
六觀音——天台宗智者大師認為,六觀音指的是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在東密,六觀音指的是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提觀音、如意輪觀音。此六觀音與天台六觀音相應。
千手千眼觀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提到了觀世音菩薩何以具有「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
根據《觀世音菩薩本行經》(後改稱《香山寶卷》,作者為宋代的普明禪師),認為祂是妙莊王的三女兒,名妙善。至出嫁年齡,出家為尼。妙莊王因此將其趕出王宮。後來妙莊王身患頑疾,危在旦夕,求救於一老僧,老僧診斷後認為只有以親生女兒的手眼配藥才能醫治。妙莊王只得求救於自己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然二女堅決不允。無奈老僧只得告知香山有位仙長,道法高深,興許能夠救癒。妙莊王來到香山,找到香山仙長,卻大吃一驚,原來仙長為自己三女兒,但此時已修成至道。女兒知道父親來意後,二話不說,當即割斷手臂挖掉雙眼奉給妙莊王。妙莊王心裡十分難過,遂祈求於神明,使女兒再生手眼,結果神靈有眼,女兒果然長出了一千隻眼和一千雙手。妙莊王十分感動,令人在香山修建寺廟,專門祀奉妙善,並稱之為「觀音」。
摩利支觀音——摩利支觀音,即摩利支天菩薩,為「光線」之意,古稱「陽焰」,係日光的神格化。相傳源於古印度民間所崇拜的豬面人身光明女神華拉希(Varahi),後被佛教所吸收而成為黎明女神,並列於天部。能加持信眾,護佑平安。外現天女像,然並非天人,實際本地是大菩薩,《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記載衪是從觀自在菩薩部所作的變化相。密藏道開則認為摩利支觀音是準提觀音的化身,以摩利支天菩薩為本尊的修法,稱為「摩利支天法」,此法具有能夠隱身遁形與除難消災的神通能力,密教中就是以摩利支天法為隱形法。由於摩利支天菩薩具有不可思議的隱身法力,因此極受日本武士的信仰,並奉為守護神。
大隨求觀音——大隨求觀音,乃觀世音菩薩之化身,略稱「大隨求菩薩」,密號「與願金剛」,是以滿足眾生心願為特色的菩薩。其真言「大随求陀罗尼」在唐代極為盛行。
消眾毒觀音——消眾毒觀音,即常瞿利菩薩,乃觀世音菩薩、多羅菩薩的化現之一,是以消伏毒害為特色的菩薩。
不空羂索觀音——不空羂索觀音,即不空羂索菩薩,乃能顯現十方無量佛土聖眾,接引無量有情修得佛法的大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佛教認為與觀音菩薩所有的化身,本質皆是相同。
葉衣觀音——葉衣觀音是佛教觀世音菩薩、多羅菩薩(度母)的化現之一。常示現於山間,以樹葉為衣裙,故稱葉衣菩薩,是能除疫疾、飢饉、賊寇、刀兵、水旱等。
白衣觀音——自唐密觀音母白衣觀音傳入中國後,觀音菩薩開始就有女尊形象,之後又有宋密的白衣觀音信仰,自唐宋兩代開始就以觀音母白衣觀音為所有觀音的本尊,然而白衣觀音雖然依照經典為女性身,但是中國由於儒家文化緣故,很討厭將『女性之性特徵』的表現帶入尊像中,因此不凸顯女性身體的胸乳而為童乳,甚至在一些中國白衣觀音繪畫中,還會將白衣觀音加上兩撇鬍子變性為男性,這在印度本土是沒有,日本種志院大學教授賴富善宏就認為這是中國與受中國影響的日本女尊造像與凸顯女性特徵的印密密教萬神殿不同的原因。相較於此,藏密則是忠實的將女尊形象表現出來,方便觀想入三摩地(女尊即三摩地),如《佛說造像量度經解》「像作十六歲童女相,乳瓶廣八指、周三倍,胎偶之胸乳凸高分四指,堅實不傾(胸乳高聳),乳尖珠高闊各一指。雙瓶中間橫二指」。所以藏密的白衣觀音(白衣佛母)造像如度母充滿女體美。
在中國民間,觀世音菩薩的慈母形象非常顯著,常被尊稱為「觀音媽」「觀音娘娘」,又因為觀世音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只是化現為菩薩穿著白衣,濟世救人,故常尊稱為「觀音佛祖」,簡稱「佛祖」。閩南及台灣地區的民間信仰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
送子觀音——《法華經普門品》中記載祈求觀音大士,「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善男信女至誠皆有感應。故許多不孕婦女,皆向觀音菩薩求禱,希望能有子嗣。而廟宇也以觀音菩薩懷抱幼童作為造像,是為送子觀音。
鎖骨觀音——民間故事,唐憲宗時陝右男子性喜騎射,嗜殺無度。一日市街上,忽然出現一名絕世美女,公開演講,要求眾人信仰佛教,戒除殺生。並且發下豪語,願嫁給三日之內熟背《妙法蓮華經》的男子。眾人聞說,皆返家背經,惟法華一書,卷帙浩繁,人皆苦之。有一馬姓少年博聞強記,三日不寐,遂能背誦此經,娶得美女返家,但回家成婚時,美女已經病死。馬郎甚哀而殮之。啟棺時,美女遺體不見,只留下一張觀音菩薩之畫像。人稱美女為觀音菩薩化身,是謂「馬郎婦觀音」。《佛祖統紀》亦有記載。
另說屍骨已然不見,唯鎖子骨尚存,是為「鎖骨觀音」。泉州粲禪師作詩曰:「豐姿窈窕鬢欹斜,賺殺郎君念法華。一把骨頭挑去後,不知明月落誰家?」
魚籃觀音——民間故事,宋朝蔡襄貶為泉州太守。當時泉州洛陽江,時常有人渡江溺斃,蔡襄不忍,於是發願興建萬安橋(洛陽橋),觀音菩薩化身為一位手提魚籃的美麗少女,向公眾籌募建橋經費,該化身被稱為「魚籃觀音」。在吳承恩的《西遊記》中亦曾出現,為協助孫悟空等人收服由原蓮花池中的金魚幻化成的精怪。
引路觀音——一種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負責接引死者,該菩薩通常手持招魂幡、鈴鐺等,有時甚至會紙紮此菩薩像,念誦《普門品》之後焚化,祈求接引亡者到西方淨土。香花僧大多相信,在地府中有一個觀音亭,即是「引魂王觀音」所居。
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萨,佛教菩薩之一,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而得名。又因其發有“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幽冥教主。亦被尊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騎龍觀音——即慈航觀音的一種,《騎龍觀音像》攝影作品是指1959年八七水災之後流傳於台灣民間,供佛教、道教、儒教、齋教、一貫道、臺灣民間信仰等宗教信徒膜拜用之觀世音菩薩攝影顯像。
而由2003年台湾法院判決《台上字第四二四二號判決書》內容顯示,該圖像來源係不明人士以黑白攝影技術翻拍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日籍畫家原田直次郎原作《彩色騎龍觀音像圖》油畫之攝影作品。據稱,原收藏該作品的日本東京護國寺現仍保存這張油畫的原寸照片,而作品原件已由護國寺於1979年轉交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收藏。
藏传佛教观音形象——觀世音菩薩信仰在七世紀也傳入西藏,在藏傳佛教中稱做「Chenrezigwangchug」,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其化身。馬頭明王是其忿怒相。根據《度母本源記》所載,觀世音菩薩見眾生難以救度,不禁左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化為綠度母,右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則化為白度母。綠度母與白度母均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又根據阿底峽尊者發現的書《柱間史》,當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將雪域的眾生都交給觀世音菩薩教化;觀世音菩薩有一名獼猴弟子受了戒,在雪域西藏修行時,遇上一名作雌猴打扮的羅剎女子以自殺逼婚,結果在觀世音菩薩的祝福下成婚(同時賜給了他五穀種子),是為藏族人的祖先。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亦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說他一出生則有三十二種相好,頭上更有一尊阿彌陀佛像。他所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則被認為是白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則為綠度母的化身。
青頸觀音——相傳觀音菩薩為了避免世人中毒,將惡魔噴出之毒液吞食,故其頸部發青,而惡魔也因此改邪歸正。此故事取材自溼婆吞服毒汁,拯救世間的印度神話。此菩薩也與常據利觀音、千手千眼觀音、正觀音也有極大關係,或說是同體異名。
一髻羅剎王觀音——專門護持行者出世間之成就。或說是觀世音菩薩或普賢王如來的化身,藏名阿仲瑪或阿松媽(意即密咒護持母),梵名艾嘎乍紀(Ekadzati),即一髮髻之意。藏文:ཨེ་ཀ་ཛ་ཊི་, རལ་གཅིག་མ་。漢譯為一髮髻母、獨髮髻母。
持名稱觀音——相傳此觀音菩薩,化身為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太子)出家前之后妃耶輸陀羅,凡有來求者,則必施與之,故名稱普聞,以持此名稱普聞之德故立此稱,又意譯為「持譽」、「名聞」、「華色」。
多羅觀音——藏傳佛教相信多羅觀音(度母、多羅菩薩)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如認為「綠度母」為觀世音菩薩右眼之淚滴所化,「白度母」為觀世音菩薩左眼之淚滴所化,而統稱「多羅觀音」。
化身其他神靈:
面燃大士——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時,民間都先祭拜「面燃大士」,道教稱「面燃大士羽林監齋普渡真君」,俗稱「大士爺」或「普渡公」。「面燃大士」是諸鬼之王,統領七月時在人間接受香火的諸家亡魂。
「面燃大士」的起源,說法有數個:一是祂是觀音大士的化身,故稱「大士爺」。二是祂原為諸鬼的首領,因受觀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門下,從此被稱作「大士爺」,成為護持盂蘭節普渡事項的護法神。
「面燃大士」的形象一方面是源自《妙法蓮華經》中,觀音大士「應以鬼王身得度者,即現鬼王身而為說法」,是觀音大士教化餓鬼界眾生的需要而產生,另一方面是警惕人們應該積極布施僧侶、貧民,不宜動貪愛及慳吝想,以免墮入餓鬼心識,成為「面燃」的眷屬。
民間女神——民間信仰中的女性神祇,有的出身由來之傳說常和觀世音菩薩有關,如傳說為觀世音菩薩之眼淚或血所化,或賜仙丹靈珠入其母胎而誕生。民間信仰中之媽祖、臨水夫人、菁埔夫人等,皆有和觀世音菩薩有關的傳說故事,可視為佛道融合而產生之現象。
觀音法門:
觀世音菩薩與娑婆眾生、末法眾生具有大因緣,一般正信佛教徒修持與觀世音菩薩為核心的法門,方式或功課有如下:
持名:稱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等聖號。
持咒:持誦「六字大明咒」、「觀音靈感真言」、「十一面觀音咒」、「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滅業障真言」等真言(陀羅尼)。
誦經:持誦《心經》、《普門品》、《法華經》等經典。
種子字:梵文的“ह्रीः”,是觀世音菩薩的種子字,代表觀世音菩薩的智慧。讀音“hrīḥ”(「赫利」),藏文:“ཧྲཱིཿ”。
陀羅尼:觀世音菩薩的陀羅尼無數,比較著名的有: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准提陀羅尼、十一面觀音咒、如意輪觀音陀羅尼等等。

地藏菩薩(幽冥教主)


又稱地藏王菩萨,佛教菩薩之一,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而得名。又因其發有“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幽冥教主。亦被尊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起源演變:
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中有「持地藏菩薩」,為釋迦文佛說法時的聽眾之一。首次以「持地藏菩薩」名字出現的是北涼佚名譯《大方廣十輪經》卷八和北魏菩提流志譯《佛名經》卷十二。其後隋朝時三藏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說地藏可引渡諸佛淨土。此二經中的地藏,其神格和觀世音菩薩及阿彌陀佛相近,職能以人間救苦,或以接引至諸佛淨土為主。至唐初藏川撰抄的《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簡稱《佛說地藏十王經》)及《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與武則天時實叉難陀所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開始說眷屬為亡人打齋做功德以求死者冥福乃至救贖之說,至此開始了地藏菩薩和地獄救贖相牽合。
本生因緣:
過去因地行願——《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解說地藏菩薩過去生中,曾為婆羅門女、光目女、小國國王等身,因發弘大誓願而成就菩薩位。
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为佛教计量单位,泛指数目极其巨大,以大長者子之身,為得到佛千福莊嚴的相貌,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發此弘大誓愿。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以婆羅門女之身,為救因不信因果、常輕三寶而墮入地獄的母親,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發此弘大誓愿。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在清凈蓮華目如來像法之中,以一個叫光目的普通婦女之身,為了救因殺害毀罵罪 ,而墮入地獄,受極大苦的母親,向空中十方諸佛發此弘大誓愿。
又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前,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如來在出家修道前,身為小國國王,他與一鄰國國王朋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造惡眾生,他們一同發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全部度化罪苦眾生。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終未願成佛。發願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先度眾生最後成佛者,即地藏王菩薩。
過去已成佛道——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世尊解說地藏菩薩過去已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而示現菩薩之身,在五濁惡世度眾生。《占察善惡業報經》:「此善男子(指地藏菩薩)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
現今示現菩薩——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示現菩薩身十方應化,在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受囑咐教化娑婆眾生,直至彌勒菩薩於娑婆世界成佛。信徒稱其「地藏菩薩」,其示現菩薩之身協助釋迦牟尼佛說法,故佛教造像中將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合稱「娑婆三聖」。
佛所咐囑:地藏菩薩亦稱地藏尊者。佛教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卷、《地藏十輪經》等,皆說有地藏菩薩。此地藏曾在忉利天大會的眾生面前,受釋尊的咐囑,在釋尊入滅後至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的娑婆無佛世界擔任導師。依《地藏十輪經》第一卷:「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密藏」,而名地藏。處事堅毅不拔的態度,好比大地,以果敢的決斷力救濟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自己決不成佛的菩薩。又說地藏菩薩是已登十地果位的菩薩,為教化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的眾生,而故意留在菩薩位。
度化劫數:
因《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阐述地藏菩萨舍身救母的意愿,此经也被称为佛经中的“孝经”。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經過的時間長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也不能理解的,佛陀在《地藏經》中作了這樣的描述:“譬如在三千個大千世界里,所有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每一樣東西都當作一條恒河,每一條恒河中的每一粒沙都當作一個世界,每個世界里的每一粒微塵都當作一個劫數,在每一劫里所積聚的微塵,其中每一粒再當成一個劫數,地藏菩薩證得十地菩薩的果位以來,已經比上面所說數目的一千倍還要多,就不要再說地藏菩薩在修行聲聞和辟支佛時所經過的時間了。”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四天王:地藏菩薩以無數方便教化眾生。
十日誦經: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佛告訴普廣菩薩,如果在“十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中持斋、念佛、礼拜,就能远离疾病,衣食富足。
地藏讚頌: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大士誓願不可測,運悲周遍塵剎國。
眾生盡後誓方休,地獄空時願始息。
受化多成無上道,自身猶示聲聞跡。
祇緣生佛性唯一,欲令同獲究竟即。
地藏大慈悲,誓願永無了期。
所化成佛數難思,猶秉聲聞儀、真待獄生度盡,方肯示證菩提。
懇祈冥顯施恩資,海會預蓮池。
幽冥教主:
由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述了地獄的情況(其實在《正法念處經》裡對於六道的描述更加詳細,地獄的狀況散見於其他經典)和地藏誓度盡地獄眾生的大願,所以在民間,常把地藏菩薩看成地府的主宰,或稱為「幽冥教主」,甚至認為祂是閻王的上司。因此,一般在舉辦喪事、清明掃墓、中元普度、超度法會等,常供奉地藏菩薩,以祈求亡者得度。另外,在墓地、靈塔,或是亂葬崗、戰亂、事故頻發之地,人們往往建造寺廟祭拜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保佑生人、超度亡靈。
民間信仰中,有的廟宇供有開山先賢祿位,該殿中通常供有地藏菩薩像,佛像後則為先賢祿位。有的廟宇設有收納信徒的祖先牌位,或公私立的納骨塔,亦多供有地藏菩薩像。因著將地藏菩薩視為幽冥教主,部份奠祭亡者之冥鈔即印有地藏菩薩之形象。
地藏菩薩也有入地獄救母的傳說,與目連救母的故事類似,有人常會將目連尊者與地藏菩薩混淆。但其實民間傳說中,目蓮尊者輔佐地藏菩薩,護佑冥陽兩界,故新莊地藏庵就以目連尊者配祀地藏菩薩。常見二像以地藏坐諦聽、目連騎龍馬為區分。
許多華人,將釋迦牟尼佛,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與誓願度盡眾生的地藏菩薩,合稱娑婆三聖。在臺灣地區,主祀地藏的廟宇,有著名的新莊地藏庵、艋舺地藏庵、嘉義地藏庵、佳里幽冥殿等。此外,華蓮普明寺、天祥地藏禪寺也是台灣有名的地藏道場。台灣的城隍廟、東嶽廟,通常都會陪祀地藏菩薩,例如:全臺首邑縣城隍廟、台南東嶽殿、鼓山地嶽殿等。
《地藏靈感記》記載,中元節統帥諸亡靈的大神「面燃大士」亦擁護地藏菩薩。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永安里謝氏,夜夢其祖先泣訴,「家有鬼,不能進。」於是謝氏率其一家,虔誠誦念地藏菩薩名號經典,焚香叩請地藏菩薩。夜中,夢見「面燃大士」前來說法,曰此鬼為前世冤親,誦念佛號可迴向之,即可化解。其家主夢中語大士曰:「我乃祈請地藏菩薩,尊神乃觀音大士化身,何幸駕臨?」面燃大士笑曰:「諸佛同體,何起分別?地藏即不可擁護乎?
護佑旅客、兒童:日本人認為地藏菩薩乃旅行者、兒童的保護者,日本常立地藏塑像於十字路口或岔路口。另日本亦認為地藏菩薩悲憫早夭嬰孩(日文稱水子),示現為早夭嬰孩之依怙免受惡鬼所害,稱「水子地藏」;故地藏菩薩護念夭亡及現世之孩童,形象多塑為菩薩或揹或抱嬰孩,或幼童環繞,為幼童之守護者,稱為「子安地藏」、「子守地藏」等。
化身九華: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是地藏菩薩道場,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朝開元年間,古代新羅宗室公子金喬覺,少年在九華山苦修,享壽九十有九,駐錫九華山,居於南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靈蹟不斷,華人與朝鮮人皆認為其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以至十幾個世紀以來,在此修行、成就者不乏其人,來此朝聖、參觀者絡繹不絕。尤其江浙一带的房产、建筑相关人士,有每年(特别是在开工前)去九华山拜祭的习俗。
乔觉隱修時,有檀越閔公獻地建廟,閔公之子則跟隨乔觉出家,法號道明。從此地藏菩薩塑像皆以道明、閔公為脅侍,而九華山地藏護法也非韋馱菩薩,而是王靈官擔任地藏護法。
屬神:
在漢傳佛教中,地藏菩薩除了道明、閔公兩大脅侍之外,有時以目連尊者、堅牢地神為脅侍,台灣地藏老廟有以道明和尚與羅剎形的無毒鬼王為脅侍之神者,也有以面燃鬼王、無毒鬼王為脅侍之神者, 也有以面燃鬼王、鬼子母神為脅侍之神者,或者以引魂菩薩(接引壽終正寢之死者)、目連尊者(接引枉死之死者)為脅侍者。還有六大使者,即焰摩使者,渡化地獄道眾生;持寶童子,渡化餓鬼道眾生;大力使者,渡化畜生道眾生;大慈天女,渡化修羅道眾生。寶藏天女,渡化人道眾生;攝天使者,渡化天道眾生。
還有三十四大鬼王護持禮佛、讀誦經典者,名號分別為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根據《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勝軍地藏、延命地藏皆以掌善(矜加羅)、掌惡(制多迦)二童子為隨從。
民間信仰:
民間相傳,地藏菩薩的座騎,是能夠分辨善惡賢愚的神獸諦聽。其常被供奉於地藏菩薩的案側,或直接雕刻地藏菩薩端坐於其背上的塑像。
民間佛教認為,目連尊者輔佐地藏菩薩,立志普救枉死城眾生,故各大地藏庵時常以目連尊者配祀,如新莊地藏庵。目連尊者部下有四大判官:查察司判官李玄邃、賞善司判官楊玄感、罰惡司判官韓子通、陰律司判官崔子玉等判斷死者在死後七七四十九日之內,獲得了多少功德,添增了多少冥福。
民間佛教也認為,諸如各種陰間神祇,如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閻君、五方鬼帝、五道將軍、驅魔真君、普渡真君,皆是地藏菩薩的擁護者。
民間亦有「增損將軍」之傳說。傳說兩將軍原為精靈,後受地藏菩薩勸化成為其護法,能視察人間善惡,增將軍遇善人即增其壽命,損將軍遇惡人則減其壽命。臺灣新北市新莊地區有官將首之陣頭,由人扮演增損將軍,後流傳至北部各地。
塑化形象:
地藏菩萨原可以成佛,但见地狱裡有无量受苦的眾生,不忍离去,留在地獄,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故亦有如來造像者。早期的地藏形象是在家菩薩裝束,相貌如天人,裝扮華麗,慈祥莊嚴(可見於敦煌、龍門石窟),為在家相,通常頭戴寶冠,著在家居士服飾,莊嚴瓔珞。唐代以後,由於金喬覺傳說,地藏菩薩形像由華麗的天人形像變為沙門、比丘形象。今日地藏菩薩的佛像,最流行出家相,光頭圓頂或頭戴毗盧冠,身著袈裟,一手持寶珠,一手握錫杖;亦有持蓮花與明珠者。日本天台宗有一種「勝軍地藏」像,頭戴兜冑,身著鎧甲,佩大刀,手持幡與寶劍,意謂斬破煩惱而救渡眾生脫離輪迴,詳見勝軍地藏。

美國慈悲寺是2024年在美國紐約市成立,是World Zen Art Center 的下屬非營利佛教寺院。首任住持由釋一雲法師率四眾弟子護持弘法。慈悲寺宗旨,遠離無明,住持正法,警世導俗,倒駕慈航。本寺供奉娑婆三聖和西方三聖。娑婆三聖,即釋迦摩尼佛是佛教教主,是凡人成佛的化身。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化身。右脅侍為地藏王菩薩,是幽冥教主,也是孝子的化身,超拔冤親債主,消除宿世業障,求其冥福救贖;西方三聖,指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能伏外道魔憍慢。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以念佛證果為淨土初祖,恆念阿彌陀佛,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使人得到無上力量、威勢自在,接引眾生往生淨土。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