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法師在線解憂

一雲法師奇門預測論壇-占卜實戰-有問必答-求測須知

奇門預測排盤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正時排盤,一個是活時排盤。本師看網上奇門論壇裡,有人發的奇門盤來求測事,很多都沒有提供起盤時的地點,因為正時盤需要用方位的經緯度校正。比如排一個奇門正時盤,在中國同時有兩個人用北京時間中午12點來求測,但一人是在新疆省烏魯木齊市求測,一人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求測,兩地時間相差近三個小時,古人是用當地時間來占卜的。所以,烏魯木齊市的人應該用當天的上午8:48分排盤。而哈爾濱市的人應是用當天中午12:24分排盤。而不是都是用北京時間中午12點來排盤。所以,奇門排正時盤時,必須告知求測人所在地在哪裡。這個會直接影響卦師的預測結果。如果網上求測人是用奇門活時排盤,那一定要給卦師註明。不註明的話,預測有時會出偏差。

奇門的活時排盤方法,就是指卦師根據求測人隨意報數,寫字,或隨意說一個時間,一句話來起盤,或根據求測人的坐向,聲音,顏色等都可以排盤來占卜預測。活時排盤隨意性很大。這個方法主要是求測人預約卦師當面預測時用的。在網上預測,除了用視頻面對面預測之外,多數都是用求測人當地的真太陽時排盤。活時排盤方法,主要是卦師運用“外應”,還包括錯卦正斷應局的。用活時排盤,還能解決在同一個時辰裡,同時預測五六個人的事情,或是更多人來一起求測。這時必須用活時起盤,準確率才會高。

還有一個常識大家要知道,明確了用正時排盤,還是用活時排盤之後,還要知道具體奇門排盤的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常用的有置閏盤,拆補 盤,茅山盤,陰盤等,如果排出來的盤不一樣,那預測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所以,如果是在網上預測,假如求測人了解奇門常識不多的話,最好用置閏法和用當地的真太陽時來排盤,其準確度會更高一些。 或是依照要求,提供資料給占卜師,由占卜師來排盤更為專業。 總之,求占卜時不能兒戲。

——進入論壇看要求留言求測

學佛解脫與人生的趨吉避凶

學佛解脫與人生的趨吉避凶

趨吉避凶,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避不開的,需要探討和抉擇的。尤其是人生大的方向抉擇時,更顯得重要。學佛修行和趨吉避凶有什麼關聯呢?怎麼樣做,才是真正的趨吉避凶呢?

根據我的實踐和體會,首先要有宗教信仰。大家看,各種不同的宗教教義,大體上都是勸人向善,互幫互助的。相比之下,從世界上看,華人群體以信佛教的佔多數。從佛教教義上看,佛教是讓人解脫煩惱,是從人的內心,去找煩惱的根源。不執著貪欲,徹悟宇宙的本源和真相,是改變觀念,是打開思想,是頓悟般若智慧。從這些基本的教義來看,佛教是人的精神世界裡,最好的療愈和自我提升的法門。所以,學佛信佛,便找到了解脫之門,才能真正的做到趨吉避凶。

自古到今,人為了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人們都在不停地探索和提高趨吉避凶的方法。古人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一個是外在的環境和條件的改善。外在環境,指外部大的社會環境,影響人的命運。比如我出生在一個山溝裡,環境條件貧瘠,也沒有什麼企業在村子周圍,除了種地的人,其他人都出外打工謀生。這個就是人出外,改變了人的外部的環境,從而謀求發展。再比如,天氣預報提前報導,大颱風即將來臨,政府部門指導民眾做好防範措施,從而減少了民眾的死亡率和財產損失。這種都是指外部惡劣環境出現時,人們做到提前防範和怎麼應對。

另一個是指內在的,人內心思想的改變和提升。人的內心思想,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比如,外部社會環境很好。人的身體也很健康,可就是生活壓力太大,憂鬱太久想不開,最後得了嚴重的憂鬱症,生活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要找心理醫生來治療,用吃藥來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有的還會做出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的事情。這種情況,指人內在的思想,和精神上出了問題。為了緩解生活上帶來的精神壓力,有一個辦法,就是去清靜的道場,皈依佛門。在學佛修行上,開啟自己的智慧,排除煩惱,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以上說的這兩個方面,會直接影響人的命運。

還有一點要說明,凡天下事物都沒有十全十美的,總是不斷的在發展和完善之中。包括政治,宗教,文化等各個領域。人類的文明,整體看也是不斷在走向文明。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不足之處,包括宗教。歷代智者先賢們,總是承傳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讓人類文明得以繁榮和發展。所以,佛教也是,要把利於人積極的一面發揚光大,去其糟粕,才是理性的信佛。不能人云亦云,或只是盯著一小部分的缺點,就整體否定大部分的積極的一面。這樣想法的人,哪有福分可言?

在中國古代,人精神上有困惑和壓力時,疏解的辦法有四種。第一種,是找中醫治療。壓力過大,身體已經出現不適,找中醫治療,中醫師基本上都懂五行陰陽,和算命占卜。因為五行的生剋旺衰理論,中醫在實踐中有所運用。比如,這人火旺,就會經常有炎症,性格比較急,那麼心臟也會不好。中醫師會根據五行生剋的道理,給出良方。第二種,是職業的算命師和仙家,可以幫人算命排憂。第三種,找自己的親朋師長,談心開導。第四種,就是信佛學佛,疏解煩惱和壓力。亞洲的歷代先賢們發現,為了緩解生活上給人帶來的煩惱和思想壓力,信仰佛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西方解決煩惱和壓力的辦法,也是這四種方法。只是把宗教信仰,改為他們文化中的宗教。算命占卜方法也與東方的不同,但理論都是根據天象,天上的星相運轉,來模擬對人產生的吉凶禍福。西方還多了一個心理醫生,專門治精神病患者。可見,宗教信仰是社會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談到佛道儒文化,中國從宋代開始就三教合一了。所以關於信仰問題,就繞不開中國的哲學思想和理論,簡單的說就五行陰陽,和算命占卜,其實中國古代讀書人,信佛和學習周易占卜是很普及的。現在社會,由於歷史政治等原因,不提倡甚至貶低,加上有些“半瓶子水”的卦師騙財,使得人在信仰這塊極度的缺失,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為了使有緣人,能真正的做到人生的趨吉避凶,我在這裡倡導大家信佛學佛。我自己經過半生的探索和實踐,我也堅信,要想改變命運,和做到趨吉避凶,首先要信佛學佛。在信佛學佛的框架之下,才能真正的做到趨吉避凶,和從根本上改善人的命運。

下來,我主要從自己的實踐和體驗中來闡述,信佛學佛的意義,和人生的趨吉避凶。具體我將一一寫成文章,和有緣人來分享探討。

歡迎大家關注本寺網站,也歡迎諸位有緣人,來紐約靇古寺,一起學佛共修,早得解脫,早成佛道,南無阿彌陀佛!

沙門半僧 慈古 合十
辛丑年金秋於美國紐約

求籤占卜和趨吉避吉凶

求籤占卜和趨吉避凶

如何看待求籤占卜,和趨吉避凶。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實踐和了解的求籤算命,周易占卜,和學佛修行,以及人們還沒有掌握的未知世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聯?人怎麼樣做,才能真正的做到趨吉避凶?

首先,大家對求籤算命的方法,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就是求籤占卜,要求求測人要虔誠,虔誠的目的是和神佛溝通,互為感應。有了虔誠的心態和信仰,才能與神佛溝通感應。所以起碼要做到敬畏天地,信有神有佛。心不誠,或是天天為同一件事,到處去求籤占卜,那求籤的結果肯定不准。古人早有經驗留給後人,就是“無疑不卜,筮不過三”。占卜術從總體看,由簡至繁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求籤卜卦,梅花易數等,屬於最簡單,最直觀的占卜預測,根據籤文,易經繫辭等,來判斷事物的吉凶。相當於人的小學文化程度。由於方法簡單,所以流傳很廣。但在心誠和信仰上要求很高,也就是說,天生第六感覺很準的人,或是真信神佛的人,才能直接和神佛溝通,互為感應。自然所求得籤就很靈驗。即使解簽師傅的水平不高,自己也會看懂籤文,也不影響大局。所以再三強調,心誠則靈。神佛道場都是靠信眾供養,才能存在。求籤信眾發心,做力所能及的功德,才能得到神佛的庇佑和解惑。這是常理。做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多半就種下了不吉的“因”,那麼自然得到的“果”,就不是那麼的好。對神佛都很小氣的人,你說那無所不知的神佛,豈能不知?所以,心誠能恭敬佛祖的人,才能和神佛互爲感應,而做到趨吉避兇。

第二類,就是算八字、紫微斗數等,這一類的算命方法,是根據人出生的時間,來推算命主的一生和流年的吉凶。這種推算方法,難度就大一些,相當於人的中學文化程度。所要求的算命師水平要高,不高的話,很難預測出人的吉凶運勢,也做不到提前的趨吉避凶。
測八字,還必須要了解到人出生時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不考慮這個背景的話,算命預測就沒有意義。比方說,給幾十萬人口的城市扔一個原子彈,那這幾十萬的人和物,瞬間都化為灰燼。而這幾十萬人的八字,不可能同時都反映出一起死亡信號。還有人類歷史上,記錄大的地震災難,都會出現幾十萬人,在同一時間裡死亡。這種死亡人的八字,就屬於死於非命。就是不能用看八字五行旺衰的理論,來推演這個人的生死吉凶。另外,大環境的社會動盪、戰亂年代,和大的瘟疫病毒時期,死亡的人數就比平時正常的社會要高很多。如果科技醫療發達,設備充足,和搶救及時的話,有的人就可以度過這一關口和劫難(俗稱人的生死大限),從而能延長人的壽命。所以出生人的八字的吉凶,只是反映一個人的運勢發展趨勢,而不是注定的現實結果。而現實結果,是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

人在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的保證之下,才能參考出生的八字運勢。就這,還要遇到一個算命高手,才能做到趨吉避凶。而現實中算命師的水平是參差不齊,即使最厲害的卦師,也有失手的時候。畢竟準確度是個概率學,就拿現在的天氣預報來說,準確度也達不到百分之百。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已經對人很有幫助了。占卜也是一樣,所以占卜師的水平尤為重要,爲了達到預測最高準確度的境地,占卜師除了通曉占卜術之外,還得自身修行,進入佛道的禪定境地,才能做到減少預測的失誤,從而接近準確度的最高值,來解惑和利濟大衆。所以,最後真正的占卜高手,還得禪道修行。

第三類,就是最高境界的占卜術。掌握這一類的占卜高手,自然也是禪道修行的行家。自古精通奇門遁甲,和三式絕學的高人並不多。帝王的三式絕學,指的是預測占卜術中的奇門遁甲(古人常用於行軍打仗,擇吉擇方)、太乙神數(觀天象星辰變化,看朝代盛衰更替),和大六壬(古人常用此法預測生活瑣事之吉凶)。這種占卜術是模擬天體運轉規律,根據自然四季的更替,物質磁場對人產生的影響和吉凶。主要看天地人三才對人是有利,還是有弊。就是得不得天時,得不得地利,得不得人和。相比之下,奇門遁甲占卜之術,在決策和趨吉避凶的方法上,會勝於其它的所有的算命占卜之術。所以,奇門遁甲之術,自古都被列為帝王三式絕學之首。
所以奇門遁甲占卜術,相當於人的大學和研究生文化程度,要求占卜師的水平更高。也就是說,前面所提到的占卜術,如求籤、周易卜卦、梅花易數、八字、紫微斗數、五行陰陽、神煞、風水、大六壬等都要會通曉和運用。在修行上,也是參禪入定的高手。修爲越高,才能做到預測的最高境界,而出神入化,料事如神。

最後你就會發現,學習占卜術,生來的天資很重要,最終能決定達到什麽樣的層次和境地。而最高層次的占卜術,是通禪道修行的。換一句話説,最高層次的占卜師,用占卜術做為看得見的表象行爲,而禪道修行則是内在本質。所以,要想精通奇門遁甲的占卜師,那就得自己命裡,生來就俱有玄學的慧根。這個是學不來的,要生來命裡就有這種天賦才行。生來就俱有能通神靈,通曉宇宙和自然的規律,再加上勤學修煉,就能借天時,用地利,得人和,成就大業。也自然能知進退,淡泊名利,不戀富貴。基本上達到這種境界的古人,退則出世修行,隱遁深山,著書立說。進則能入世輔佐帝王,推進朝代進步。所以基本上這種人,普通人是很難遇到的。能遇到,那真的算自己命裡,是很有福分的人了。所以說大道至簡,普通人大多數情況下,自己誠心求籤,虔誠供養佛祖,反而能更容易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民間拜佛求籤很興盛,就在於此。

為了引導大家,了解一下占卜術中的最高絕學,來驗證到底有沒有神佛,或者説有沒有,人無法控制的一種自然的力量?這裡說的神佛和力量,在其他的人類文化信仰中,對這種超凡的力量,在稱謂上有所不同,如上帝、天主、真主、佛祖等。都是指一種看不見的,强大的自然力量,能左右和影響到每一個人。而人在無法與這種力量對抗時,就轉而變成了人們的信仰。人們把這種超凡的力量給它擬人化。不同的文化發展和演變中,就形成了不同的稱謂。本質上,都是人在無法與這種力量對抗時,而轉化為精神信仰。只有變成了精神信仰,人的靈魂才能得到慰藉和解脫。

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這種看不見的力量,能左右和影響到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就是指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暗能量。科學家向我們描述,在整個宇宙的構成中,常規物質(即重子物質)佔4.9%,而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個宇宙中的地球上生活,常規的我們能看見的所有的一切事物,只佔了4.9%。而有95.1%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我們是看不見的。比如,已知的紅外線和紫外線,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但紫外線對人的皮膚和眼睛的傷害,確是很大的。

你想想看,我們對一個事物,只了解它的百分之五都不到,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狀況,都不清楚的情況之下,我們去做事,那成功和勝算的把握有多大呢?這和盲人摸象有什麼區別?!

中國古人先賢們,經過歷代智者的努力和實踐,已經總結完善了一套哲學體系,就是陰陽五行學說。用這個理論體系,去模擬宇宙和自然界的規律,並占卜和實踐運用,就能提前預知和洞察,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規律。用概率學來看,奇門遁甲占卜的準確度,是所有的占卜術中,準確率最高的。經過我平時的實踐和運用,的確奇門遁甲這套理論和方法,是最好最科學的。在這裡,我列出十個奇門遁甲占卜的案例,並附上我當時微信預測的截圖,以惠有緣人。早日開悟,早日皈依我佛!早日修行!早日福慧雙增!!

阿彌陀佛——沙門半僧合十

實例一、一男求測:明天我這裡有下雪嗎?如果有,程度如何?幾時下雪?
公元:2020年12月27日20時40分6秒 陽4局
干支:庚子年 戊子月 甲辰日 甲戌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寅卯空 申酉空
冬至:2020/12/21 18:02 小寒:2021/1/5 11:23
值符:天禽 值使:死門 旬首:甲戌己
┌──────┬──────┬──────┐
│辛 九地  │乙 九天  │己 值符○馬│
│  天輔 戊│  天英 癸│己 禽芮 丙│
│地 杜門 戊│天 景門 癸│符 死門 丙│
├──────┼──────┼──────┤
│庚 玄武  │壬     │丁 螣蛇○ │
│  天沖 乙│      │  天柱 辛│
│玄 傷門 乙│     己│蛇 驚門 辛│
├──────┼──────┼──────┤
│丙 白虎  │戊 六合  │癸 太陰  │
│  天任 壬│  天蓬 丁│  天心 庚│
│白 生門 壬│六 休門 丁│陰 開門 庚│
└──────┴──────┴──────┘
斷:壬癸為雪的符號,坤宮為大地,宮内無雪的符號,指明天沒有雪。生門壬+壬指會一點雨和風。景門癸+癸九天,指天氣預報報導明天有大雪。

反饋:28日一天都沒有雪。早上出大太陽,下午變為陰天。晚上有零星的雨滴,到晚上9點後雨滴開始變大。天氣預報報導我縣28日有中雪的。

微信預測的截圖:(圖上藍色線的部分,是求測人和我預測的過程記錄)

實例二、一男求測:測一下週三(甲申月甲午日)外出能否成行?
公元:2020年8月15日20時40分6秒 陰8局
干支:庚子年 甲申月 庚寅日 丙戌時 【五不遇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午未空 午未空
立秋:2020/8/7 9:06 處暑:2020/8/22 23:44
值符:天心 值使:開門 旬首:甲申庚
┌──────┬──────┬──────┐
│丙 玄武  │庚 白虎○ │戊 六合○馬│
│  天沖 癸│  天輔 壬│  天英 乙│
│白 開門 壬│六 休門 乙│陰 生門 丁│
├──────┼──────┼──────┤
│乙 九地  │丁     │壬 太陰  │
│  天任 戊│      │辛 禽芮 丁│
│玄 驚門 癸│     辛│蛇 傷門 己│
├──────┼──────┼──────┤
│辛 九天  │己 值符  │癸 螣蛇  │
│  天蓬 丙│  天心 庚│  天柱 己│
│地 死門 戊│天 景門 丙│符 杜門 庚│
└──────┴──────┴──────┘
斷:五不遇時不利出行。時辰入墓,八門反吟都指事情有變,不能出行。地盤日干庚臨杜門,指出行不通。指被事情牽絆,不能出行。

反饋:對,沒出行。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三、1987年(年命丁卯)男求測,明天和1978年(年命戊午)男競選村長,能不能選上? 1978年男是上一任村長。明天2月7日選舉看結果。
公元:2021年2月6日9時11分0秒 陽5局
干支:辛丑年 庚寅月 乙酉日 辛巳時 【五不遇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午未空 申酉空
立春:2021/2/3 22:58 雨水:2021/2/18 18:43
值符:天心 值使:開門 旬首:甲戌己
┌──────┬──────┬──────┐
│辛 太陰  │乙 六合  │己 白虎○空│
│  天任 辛│  天沖 丙│  天輔 乙│
│白 開門 乙│玄 休門 壬│地 生門 丁│
├──────┼──────┼──────┤
│庚 螣蛇  │壬     │丁 玄武○空│
│  天蓬 癸│      │  天英 壬│
│六 驚門 丙│     戊│天 傷門 庚│
├──────┼──────┼──────┤
│丙 值符  │戊 九天  │癸 九地 馬│墓戌
│  天心 己│  天柱 庚│戊 禽芮 丁│
│陰 死門 辛│蛇 景門 癸│符 杜門 己│
└──────┴──────┴──────┘
斷:求測人年命干是丁,落在乾宮入墓。寅月來佔木旺土衰,丁干旺相稱為入庫。原村長年命干是戊,寄在乾宮入墓。土衰入墓是真入墓。太歲和時干都是辛干,落在巽宮衝克乾宮,衝庫則開。指1987年男勝選。庫開指事業打開,年輕有為,事業剛起步,一張白紙。衝墓則散,衰者逢衝即散,指1978年男的老村長落選失利。戊指財,也指麻煩阻隔,也指老村長俸祿受阻,沒有俸祿領了,就是丟官落選之意。

反饋:求測人1987年男,最終得票374票勝選。 1978年男只有152票。 1978的這個村長目前確實不作為,百姓裡對他不滿情緒比較高。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四、一男(1997丁丑年生)求測:考駕照,科二能過嗎?
公元:2021年3月8日20時40分6秒 陽7局
干支:辛丑年 辛卯月 乙卯日 丙戌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子丑空 午未空
驚蟄:2021/3/5 16:53 春分:2021/3/20 17:37
值符:天英 值使:景門 旬首:甲申庚
┌──────┬──────┬──────┐
│戊 九地  │癸 九天○ │丙 值符○馬│
│  天沖 癸│  天輔 丁│  天英 庚│
│天 傷門 丁│符 杜門 庚│蛇 景門 壬│
├──────┼──────┼──────┤
│乙 玄武  │己     │辛 螣蛇  │
│  天任 己│      │丙 禽芮 壬│
│地 生門 癸│     丙│陰 死門 戊│
├──────┼──────┼──────┤
│壬 白虎  │丁 六合  │庚 太陰  │
│  天蓬 辛│  天心 乙│  天柱 戊│
│玄 休門 己│白 開門 辛│六 驚門 乙│
└──────┴──────┴──────┘25歲行年庚寅
斷:時辰入墓,指這次考試過不了。要去考兩次才能過。年命丁臨杜門傷門都指技術不行。行年沖克符使宮,指考試不第。

反饋:沒考過。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五、一丈夫求測:昨天回家,今天早上起來鑰匙沒了,何時找到?
公元:2019年6月19日5時21分20秒 陽3局
農曆:2019年05月17日5時21分
芒種:2019/6/6 7:33:00 小暑:2019/7/7 17:57:00
干支:己亥年 庚午月 丁亥日 癸卯時 【五不遇時】
旬空:辰巳空 戌亥空 午未空 辰巳空
直符:天心 直使:開門 旬首:甲午辛
┌──────┬──────┬──────┐
│辛太陰○馬空│乙 六合  │己 白虎  │
│  天任 癸│  天沖 戊│  天輔 己│
│白 杜門 己│玄 景門 丁│地庚死門 乙│
├──────┼──────┼──────┤
│庚 螣蛇  │壬     │丁 玄武  │
│  天蓬 丙│      │  天英 丁│
│六 傷門 戊│     庚│天 驚門 壬│
├──────┼──────┼──────┤
│丙 直符  │戊 九天  │癸 九地  │
│  天心 辛│  天柱 壬│庚 禽芮 乙│
│陰 生門 癸│蛇 休門 丙│符 開門 辛│
└──────┴──────┴──────┘
斷:玄武克時干,兌宮天英都指女性,說明是女的拿走了,指的是老婆或是女兒。辰巳空,臨馬動沖值使開門,指辰巳時找到。

反饋:實際是當日辰時找到,被女兒藏在毯子下面了。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六、一男求測:我兒子今天在網上買了一台電鋼琴,問質量咋樣?
公元:2021年2月2日17時21分0秒 陽3局
干支:庚子年 己丑月 辛巳日 丁酉時 【五不遇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申酉空 辰巳空
大寒:2021/1/20 4:39 立春:2021/2/3 22:58
值符:天心 值使:開門 旬首:甲午辛
┌──────┬──────┬──────┐
│癸 九天○空│己 值符  │辛 螣蛇  │
│  天柱 壬│  天心 辛│  天蓬 丙│
│白 驚門 己│玄 開門 丁│地 休門 乙│
├──────┼──────┼──────┤
│壬 九地  │丁     │乙 太陰  │
│庚 禽芮 乙│      │  天任 癸│
│六 死門 戊│     庚│天 生門 壬│
├──────┼──────┼──────┤
│戊 玄武  │庚 白虎  │丙 六合 馬│
│  天英 丁│  天輔 己│  天沖 戊│
│陰 景門 癸│蛇 杜門 丙│符 傷門 辛│
└──────┴──────┴──────┘
斷:景門為電鋼琴,在艮宮有玄武,遇丁+癸,主朱雀投江。文書口舌俱消,音信沉溺。音信不通。指郵寄的琴是次品,發聲會有問題。求測人拿到手之後,使用後才能搞清楚。

反饋:2月5日晚上郵寄包裹到達我鎮,6日上午取回。到家幾個小時後喇叭壞了,沒聲了。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七、孕婦(1989己巳年生)求測,生男生女?哪天生?順不順?預產期是1月3日(戊子月辛亥日)。
公元:2020年12月3日12時4分52秒 陰4局
干支:庚子年 丁亥月 庚辰日 壬午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申酉空 申酉空
小雪:2020/11/22 4:39 大雪:2020/12/7 0:09
值符:天沖 值使:傷門 旬首:甲戌己
┌──────┬──────┬──────┐
│壬 螣蛇  │乙 值符  │丁 九天○馬空│
│  天任 癸│  天沖 己│  天輔 戊│
│天 傷門 戊│地 杜門 壬│玄 景門 庚│祿申
├──────┼──────┼──────┤
│癸 太陰 胎│辛     │己 九地○空│
│  天蓬 辛│      │  天英 壬│生氣
│符 生門 己│     乙│白 死門 丁│
├──────┼──────┼──────┤
│戊 六合  │丙 白虎天馬│庚 玄武  │
│  天心 丙│  天柱 丁│乙 禽芮 庚│
│蛇 休門 癸│陰 開門 辛│六 驚門 丙│
└──────┴──────┴──────┘32歲行年辛丑。
斷:胎宮陽多陰少,指生一男兒。坤宮景門指血光,暗干丁,指手術開刀,坎宮開門天馬,又有丁干,指是剖腹產。坤宮景門空亡馬動,有戊干,戊申日是12月31日,接近預產期,所以斷12月31日生產。年命己干臨值符宮,行年臨休門,都是吉門,指母子平安。

反饋:12月31日剖腹產,生一男孩。微信預測的截圖:

實例八、一男老闆求測:店裡什麼時候招聘到員工?店裡需要招聘的是男是女?要幾人?哪天上班?
公元:2021年3月6日16時2分0秒 陽1局
干支:辛丑年 辛卯月 癸丑日 庚申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寅卯空 子丑空
驚蟄:2021/3/5 16:53 春分:2021/3/20 17:37
值符:天心 值使:開門 旬首:甲寅癸
┌──────┬──────┬──────┐
│己 螣蛇  │丁 太陰 絕│乙 六合  │死氣-墓未
│  天蓬 戊│  天任 丙│  天沖 庚│
│白 休門 辛│玄 生門 乙│地 傷門 己│死-天馬申
├──────┼──────┼──────┤
│戊 值符長生│庚     │壬 白虎  │
│  天心 癸│      │  天輔 辛│病
│六 開門 庚│     壬│天 杜門 丁│
├──────┼──────┼──────┤
│癸 九天馬空│丙 九地○空│辛 玄武  │衰戌
│  天柱 丁│壬 禽芮 己│  天英 乙│
│陰 驚門 丙│蛇 死門 戊│符 景門 癸│閉口-帝旺亥
└──────┴──────┴──────┘
斷:震宮開門為店鋪,金克木為矛盾,金克木用水化,或是用火反克,指甲子日(3月17日),或是丁卯日(3月20日)招聘到員工。時干庚為員工,落在坤宮六合虛地,坤為女的,坤指2數,指老闆要招聘兩個女員工。
開門為店鋪,臨天心為醫藥養生,又臨長生之地,六合為多個商品,或服務眾人,指經營養生保健之類的物品(實際是飲食店)。開門天心屬金,卯月來佔都在衰地,指店面不大。而且是比較倉促開業,生意春夏不好,秋冬生意才能好轉。

反饋:老闆要招聘兩位女員工,3月20日上班。店鋪以前賣奶茶,生意不好。改做賣麻辣燙,生意就好了。微信預測截圖:

我們來了解一下射覆,“射覆”是古時的一種占卜術數遊戲。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就是猜被覆蓋起來的是什麼東西。古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大都喜周易占卜,所以常玩射覆這種遊戲。從漢代已開始流行,到唐朝已變成考核天文郎的主要考試內容之一。漢代通常用筮占,而唐代官方正規的射覆考試則用六壬。
(注意,射覆並不是硬猜,而是占卜出來的。因為所覆之物沒有規律,也沒有相關事理可供推測,聰明才智是不起作用的。只有運用各種占卜技法,才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實例九、一男(網名芝)射覆:第一個射覆:左手向下握拳,問手裡握著什麼?測完之後,又測第二個射覆:在桌面腳上,用黃色喝水的塑料杯子扣著什麼?測完公佈答案之後,又有一人(網名寅)加入進來,進行第三個射覆: 向下握拳,問手裡握著什麼?第四個射覆還是(網名芝): 還是在桌面腳上,用黃色喝水的塑料杯子扣著,問裡面是什麼?
公元:2021年3月25日22時9分0秒 陽9局
干支:辛丑年 辛卯月 壬申日 辛亥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戌亥空 寅卯空
春分:2021/3/20 17:37 清明:2021/4/4 21:34
值符:天輔 值使:杜門 旬首:甲辰壬
墓辰。絕巳。胎午。
┌──────┬──────┬──────┐ 養未
│癸 螣蛇 馬│己 太陰  │辛 六合  │
│  天英 戊│癸 禽芮 庚│  天柱 丙│
│符 生門 壬│蛇 傷門 戊│陰 杜門 庚│長生申
├──────┼──────┼──────┤
│壬 值符○ │丁     │乙 白虎  │
│  天輔 壬│      │  天心 丁│
│天 休門 辛│     癸│六 景門 丙│
├──────┼──────┼──────┤
│戊 九天○ │庚 九地  │丙 玄武  │
│  天沖 辛│  天任 乙│  天蓬 己│
│地 開門 乙│玄 驚門 己│白 死門 丁│
└──────┴──────┴──────┘
斷第一個射覆:值使杜門太陰,六合指數量多,丙(為圓形)+庚(為銀白色金屬),暗幹是辛指鑰匙,或是小金屬,銀白色,顆粒狀。坤宮為2、5、8、10數,卯月坤宮不旺取小數2或5數,指有兩個或5個。 (求測人反饋第一個射覆結果:是左手裡握著一個鑰匙環上有5把鑰匙,和一個掏耳屎的耳勺。鑰匙手柄上一個是黃色,一個是黑色,其餘皆是銀白色。鑰匙扣上有一塊藍色塑料與鑰匙圓環鏈接)。

斷第二個射覆:根據求測人時間分鐘來取宮位,去看巽宮生門,戊為財物為黃褐色,暗幹是癸指有水分。天英為飲宴作樂,再加生門指和吃的有關。對身體有好處的,是藥品或指是吃的東西;事後再看,臨馬動墓絕之地,指此物剩餘不多,殘缺。 (求測人反饋第二個射覆結果:是用刀子切成的一牙蘋果(八分之一,中心的籽已經切除)顏色暖黃色。求測人剛好在桌邊,隨手就拿過來了射覆)。

斷第三個射覆:一網友(網名寅)加入進來, 向下握拳,問手裡握著什麼?根據他時間分鐘來取宮位,看兌宮景門和白虎,丁+丙為暖紅色,丙指是圓形狀。景門指文書紙, 電或和能釋放能量之類物品。事後再看,兌宮指說話的,殘舊的。卯月來佔兌宮不旺,取小數2,4,7數,或指是殘舊之物。事實這裡指是用過的一節電池,上面印有“5號”數字。 (求測人反饋第三個射覆結果:是常用的5號電池一枚(大概5厘米長),確實是圓形,暖紅色)。

斷第四個射覆: 根據求測人時間分鐘來取宮位,看坤宮,丙為紅色,天柱為圓柱形。杜門為隱私或是私人用品。事後再研究看,坤宮符號因為第一次射覆,已經使用了坤宮符號,再測則用翻宮看比较符合事实。巽宮生門,也指是吃的東西。天英為紅色,直符為品質好,戊為財物,加天英加生門指食物。暗幹是癸指有水分。卯月占巽宮旺相取大數8,指是八個圓形狀紅色的吃的食物。 (求測人反饋第四個射覆結果:是八個小西紅柿(品種是很小的那種),兩個發深青色,六個紅色)。
微信預測截圖:

實例十、一網友射覆:他坐在桌子旁,左手向下握拳,放在兩腿之間,問拿何物?
公元:2021年1月30日9時45分0秒 陽6局
干支:庚子年 己丑月 戊寅日 丁巳時 
旬空:辰巳空 午未空 申酉空 子丑空
大寒:2021/1/20 4:39 立春:2021/2/3 22:58
值符:天芮 值使:死門 旬首:甲寅癸
天馬-死神辰。丁馬-死氣巳。
┌──────┬──────┬──────┐
│癸 螣蛇  │己 太陰  │辛 六合  │
│  天柱 己│  天心 戊│  天蓬 壬│
│地 杜門 丙│天 景門 辛│符 死門 癸│
├──────┼──────┼──────┤
│壬 值符沐浴│丁     │乙 白虎  │
│乙 禽芮 癸│      │  天任 庚│
│玄 傷門 丁│     乙│蛇 驚門 己│
├──────┼──────┼──────┤
│戊 九天○ │庚 九地○ │丙 玄武 馬│
│  天英 辛│  天輔 丙│  天沖 丁│
│白 生門 庚│六 休門 壬│陰 開門 戊│生氣-閉口亥
└──────┴──────┴──────┘
斷:值符天芮星指神佛,死門指醫院、寺廟,這兩個值班管事,指這個物品和神佛有關,臨沐浴之地,指能洗禮人的身心。值符宮有乙乾為中醫的,養生養人的。時干丁為希望好事,在乾宮開門馬動,臨生氣閉口之地,地盤戊日干又是代表求測人,指求測人拿的這個物品,想對自己帶來好運。所以斷此物是能給人改運,改風水,是身上佩戴的吉祥飾品。加臨直符,指很高檔,牌子有名,能量很大。

反饋:是一個小方塊布袋符,是地藏經符。微信預測截圖:

經過大量的實踐和運用,時間久了,你就發現不敬畏神佛的人,福分就少很多。那還能談得上是長久有福之人,富貴豈能長久?
如有未解或迷惑之處,歡迎諸位有緣人,同道來美國慈悲寺一起共修,一起成長。南無阿彌陀佛!

沙門半僧 釋一雄合十
辛丑年金秋觀世音菩薩出家日記之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何謂祖師?指一宗之開祖,亦是開創一宗之祖師,或者泛指創建一寺一山之祖師,古代稱之開祖、初祖、始祖、祖師、開山、開基。一宗之中又分多派,故對宗祖而言,一派之開祖稱為派祖。祖師之資格:必須具足明心見性,生死了辦,乃大善知識是也。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1、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蔭人天。
開悟聖僧云:五蘊山中藏真人,六根門頭放光明;日夜相處不相識,迷失主人甚可憐。
開悟祖師云:如來藏性在日用處,行住坐臥處,飲茶喫飯處,言語相問處,所作所為處,舉心動念卻又不是。宋朝仁宗皇帝讚僧賦云:夫世間最貴者,莫如捨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啣花,青猿獻𨦪,生存為人天之師,末後定歸於聖果矣!
宋仁宗皇帝偈曰:空王佛弟子,如來親眷屬,身穿百衲衣,口吃千種粟,夜坐無畏床,朝卭彌陀佛,朕若得如此,千足與萬足。

2、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

3、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六祖法寶壇經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六祖法寶壇經云: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祖惠能大師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4、出家要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毗尼,徒勞喪身失命。
毗尼藏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佛教徒守持戒律,不是為佛而守戒,是自己自由意志而守戒,為了生死成正覺而守戒,如同用食是為自己饑餓而食,不是為他人而食,無逼迫性。
一般宗教或者外道守戒之動機與目的,是遵照上帝或者神明的約束命令而守戒,如果不遵守而違背上帝神明的戒律,當下會觸怒上帝神明;這種守戒是為上帝神明來守戒,如同用食是為了別人而食用,這種壓迫性之守戒,便是外道持戒之實諦。
梵網經云: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者,如闇遇明,如貧得寶,如病得瘥,如囚繫出獄,如遠行得歸,當知此戒,即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

5、出家要常念經,惟誠報答四恩,信口念出𠒇字,自成大藏全文。

6、出家要去聽教,不然開口亂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hàn
開悟祖師云:通教不通宗,猶如獨眼龍;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通宗又通教,如日處虛空。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7、出家要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毗尼藏云:師以開導,友以切磋,世出世間法器,全賴師友成就。是故沙彌,當事師服勞,仰報洪恩。弟子侍師,當睡在師後,起在師前。律制夜分三分,初夜後夜,精勤辦道,中夜休息。若過中夜,即當早起,自盥洗已,準備牙刷牙膏洗臉水等,候師使用。欲入戶,當先三彈指,內應則入,不應則靜候。三彈指者,恐驚禪觀,須令師覺已,然後方入。入內先向佛像問訊,次向師請安,然後為師摺疊被褥,整理雜亂,打掃清潔。
毗尼藏云:弟子若有過,和尚阿鴴黎教誡之,不得還逆語。視和尚阿鴴黎,當如視佛。佛經云:謗師、毀師、嫉師、憎師,法中大魔,地獄種子。自己有過失,和尚阿鴴黎教誡呵責,正是師長們以慈悲心,行方便事,成就自己道心戒行,當低頭受教,作感恩想,不得還逆語。看待師長,當如看待活佛一般,輸誠致敬。因本師釋迦牟尼佛早已入涅槃,而師能代佛宣化,生我慧命,成就戒體,
故當恭敬。

8、出家要學老誠,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疏,神人一見生瞋。(chēn-发怒瞪眼)
印光大師云:當出家法師應老實誠懇,不可學派頭,心生我慢,誇張才能,習氣熾盛chì,此等皆障道因緣,應頓斷直入自性涅槃。
忙中待人不冷淡,累時對人不厭煩。
佛遺教經云: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
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9、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10、出家要除懶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那得衛護。
佛藏經云: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億天神願共供養,若無供養,我如來白毫相光無量光明,其中一道光明,供養我弟子。
開悟聖僧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出家功德經云:毗羅羨那沙彌,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三惡道,以此善根,於六欲天中,七番往返受天福樂,最後於人道中,生富貴家,壯年已過,善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永超三界。

11、出家要學定力,直把私心盡絕,單單提個話頭,自然萬緣俱息。
六祖法寶壇經云: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12、出家要近善心,死心塌地相親,學些好樣在肚,自然脫俗離塵。
華嚴經云:大乘善知識應具足十種殊勝功德力,何等為十?一、令發菩提心而安住。二、令生善根。三、令行諸波羅蜜。四、能解脫一切佛法。五、能成熟一切眾生。六、有決定無礙辯才。七、令不著一切世間。八、令於修行無厭倦。九、令安住於普賢行。十、令入一切佛智。
華嚴經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菩薩行,三世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
開悟聖僧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播種。
華嚴經云:捨棄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13、出家要離惡友,一惡般般出醜,王法不怕惡人,惡人披枷帶杻。
古德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梵網經云: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14、出家要輕財物,不可千方百計,一口氣若不來,一文拿他不去。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15、出家要甘淡泊,自古三常不足,莫嫌淡飯黃虀(jī-搗碎的薑蒜等),古人纓絡炊粥。
古德聖賢云: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16、出家要斷煩惱,一了千百俱了,終朝煩煩惱惱,驢年那得悟道。
剃度恩師云:心源湛寂,法海淵深,迷之者,永劫沉淪;悟之者,當處解脫。是故三世諸佛,離塵成道,歷代祖師,不染世緣,故得天魔外道,拱手歸正。
出家之德,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爾今專情拜辭國王父母養身之恩,後不拜也。
剃度恩師云:善哉大丈夫,能了無常路,棄俗取泥洹,希有難思議,毀形守志節,割愛侍師親,出家宏聖道,誓度一切人。
剃度恩師云: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

17、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18、出家要和大眾,慎勿互相爭鬥,聚頭說是說非,空把光陰來送。
六和敬:理和、事和。(理和-證擇滅:僧眾共同修證所選擇的寂滅道理。事和- 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身體和平共處。口和無諍:言語不起爭論。意和同悅:心意共同欣悅。戒和同修:戒律共同遵守。見和同解:見解共同一致。利和同均:利益共同平均。
講堂修行大眾人人遵守四大原則:一、不說是非。二、不聽是非。三、不傳是非。四、不打妄語。

19、出家要吃些虧,又要帶三分呆諍,心似寒灰枯木,是非從何處來!
開悟祖師云:休去歇去,古廟香爐去,枯木寒灰去,一念萬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開悟聖僧云:若有少法可得,亦是著相,窮劫不得見性。心常清淨,不染世緣,是為莊嚴佛土。
開悟聖僧云:本性空寂,莫取一切相,即合聖意;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20、出家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若想他人財物,不顧自己福薄。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21、出家要顧常住,一針一草勿棄,隨心恣意侵損,伽藍與你算計。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

22、出家要趁少年,諸般要去向前,當此臂力強健,耕轉祖業田園。
開悟聖僧云:出塵離俗非易,拋棄恩愛甚難;若無衝天大志,焉能入聖超凡。
開悟祖師云: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

23、出家要起得早,遲了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壽命誰保。
梵網經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生深悔。
佛遺教經云: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

24、出家要立主意,務使頓明心地,妄為顛倒攀緣,阿鼻誰人可替。
開悟聖僧云:清淨覺性,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聖所測;見本性為禪,不見本性非禪也。
開悟聖僧云:此心即是佛,佛性即是眾生性,性無二別。為眾生時,此心不減;
為諸佛時,此心不增,本自具足,前佛後佛只傳此心,若不信此心是佛,縱使累劫修行,終不成道。

25、出家要口謹默,不可多嘴饒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獄少你不得。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若毀謗者,得無舌瘡口報。

26、出家要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傳,忍辱少罪多福。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27、出家要遠俗家,俗家人事如麻,杜絕塵緣煩擾,自然別有生涯。
開悟聖僧云:一念清淨絕千古,十界依正無纖塵,識得此念是何物,世間忽然少一人。
當被人出口傷時-心存還債想。
當被流言中傷時-隨緣消舊業想。
當接受任務時-感恩納受想。
當對方無理時-容忍寬恕想。
當別人受難時-奮勇救度想。
當不幸來臨時-正觀因果想。
優婆塞戒經云: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 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28、出家要斷妄心,妄心好事難事,若依妄心行事,必有禍患臨身。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或暫出,又復遭網。

29、出家要達道理,切切只盡自己,謙和每讓三分,相見人人歡喜。

30、出家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卻(却),方知源遠流長,可接佛祖一脈。
六祖壇經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開悟祖師云:本來非末初,那得有終始;示語參玄人,應參本來底;吾今本本來,一口吞生死。
開悟聖僧云:無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脫三界凡聖境域,始得名為出世佛。
開悟聖僧云:離心無佛,離佛無心,猶如離水無冰,離冰無水。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無有是處。

灵牌位写法

写牌位的几种格式,例如:

父姓名:楊某某。母姓名:郭某某。

一、儿女给父亲立灵牌位

第一种:家中还有比父亲更高辈份的人在(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有其中1人在)父亲先走一步了,在牌位前写“先”。“考”代表父亲。牌位格式:先孝楊公讳某某府君生西莲位。

(注明:牌位正面左侧写上阳人儿女的名字奉祀,右侧写上亡者家乡镜主/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敬立。生死日期寫农历)

第二种:父亲已过世,在他走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已有孙子辈。牌位格式:顕考楊公讳某某府君生西莲位。

二、儿女给母亲立灵牌位

第一种:家中还有比母亲更高辈份的人在,母亲先走了,在牌位前写“先”字。“妣”代表母亲。牌位格式:先妣楊母郭孺人闺名某某生西莲位。注解:“楊母”代表儿女们的母亲。“郭孺人”母亲在娘家的女生。“孺人”作小孩时的专称,一生下孩子都称“孺”。“闺名”某某,指母亲在娘家未出嫁时的名字。

第二种:母亲过世了,在她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同时已有孙子辈,可称“顕”。牌位格式:顕妣楊母郭孺人闺名某某生西莲位

第三种:母亲过世时,丈夫已不在人世(也就是儿女爸爸在妈妈之前走了)上又没有更高长辈在,可称“顕”,还要在“孺人”前加一个“太”字,区别妈走时,爸爸已不在,“先”与“顕”区别于长辈是否“在”或“不在”。牌位格式:顕妣楊母郭太孺人闺名某某生西莲

三、丈夫给妻子写灵牌位

第一种:妻子已生育儿女的,牌位格式:先室楊母郭氏闺名某某生西莲位

第二种:妻子没生育儿女的,牌位格式:先室郭氏闺名某某生西莲

四、妻子给丈夫写灵牌位

牌位格式:先夫楊公讳某某君生西莲位。(注明:妻子给丈夫写牌位不能称“府君”,只能称一个“君”字,只有儿子给爸爸称“府君”)

五、父母给儿女写灵牌位

牌位格式:故男XXX (长子或次子或老几)生西莲位。故女XXX (长女或次女或老几)生西莲位。(注明:父母可以直呼儿女的名字,不犯异讳)

六、兄弟姐妹之间写灵牌位

第一种:弟妹给长兄,姐写牌位格式:先兄XXX生西莲位。先姐XXX生西莲位。

第二种:兄姐给弟妹写牌格式:亡弟XXX生西莲位。亡妹XXX 生西莲位。

七、孙子、孙女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写灵牌位

牌位格式参照前面“考”“ 妣”的写法。但称谓应该是顕祖考、顕祖妣或顕外祖考、显外祖妣。

(但这条应值得注意的问题,如老人家有儿子、女儿、儿媳、大伯、伯母、叔、婶、姑之在世(任何一个)就轮不到你来主事,如果要立牌位的話,阳上就不要自己的名字,可寫孝輩奉祀。

八、祖先灵牌位的写法

写祖先牌位各地方有不同,但格式和字数是有讲究的,需要严格遵守黄道公式:“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书写,就是中间正文一行大字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道、远、通、达、遥、还) 带走之旁的字上,依上述公式文字排列循环顺数,可以是5,6,8,11,13,14,17,18个字,都算合规范,反之,则不合规范。举例:

这是父逝世时的牌位写法,刚去世要写“新逝”,三年“滿服”后可以为其立碑,立碑是世代久远的事,所以碑文中间正文大字开头写“故”,母亲写“故显妣”“老孺人”。为祖父母打碑写“故祖考”“故祖妣”,“0公00”(名字),“0母000”(姓名),“老大人”“老孺人”灵位。一般的中间正文大字字数,男用13个字,女用14个字(加上姓就有14个字), 也有用17,18,20,23个字的. 表示阴阳有别,最后一个字要落在带“走之旁”的字上,表示道路通达之意,否则,就不通达。有的地方风俗习惯则按小黄道“生旺死绝墓”的公式套写,最后一个字要落在“生”字上为吉,大同小异而已。

不管祖先牌位裡面有幾代,都應完整的整理謄寫,與你認不認識無關,而且不管你認不認識,在你祖先牌位內的都是你們的祖先或與你們家族必有淵源的才可能登入祖先牌位內,這是慎終追源、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的意義!祖先牌位的謄寫有一定的規儀,最好找位夠專業水準的老師幫你們處理!民間家堂上供奉祖上靈牌的位置,正中或左邊是奉祀神明的位置,右邊則為供奉祖先牌位(左右位是指家宅面對外的座向而言)。

一般家堂上供奉祖先靈牌,大都以最親,如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等,或有第幾世祖某某等,在祖先牌位內的都是家族的祖先或與家族有淵源的才可能登入祖先牌位內,傳家甚久的甚至有數百年、十幾代的祖先登載,這是慎終追源、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的意義!禮儀大師楊炯山老師更指出:「祖先的神主牌皆需依照傳統規矩寫上「顯祖考△△○公」或「顯祖妣△△○氏」字樣等七字,或立祖宗牌位,正中寫上「堂上○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等十二字。凡遇有新去逝的,則依次台灣民間供奉的祖先牌位書寫之研究填寫名諱上去,少數家族則會在牌位裡面依亡逝者性別分「男左女右」兩邊左右依序填寫名諱,填寫時也有一定的字數與規矩,即要符合「兩生夾一老」。」

按,古例是依「生、老、病、死、苦」等五種字數定儀,字數須符合「生、老」為吉,若落於「病、死、苦」則易招來厄運!所以,祖先牌位或墓碑上的字數,皆須按其規矩,以祈吉祥避厄。故而牌位或墓碑上正中,寫著往逝者或祖先稱謂名諱之處,須總共是七字、十二字等,以符「老(老去)」的字數。祖先牌位書寫範例(左右位是指家宅面對外的座向而言)
右邊(6 字)範例:甲申年臘月5立
中間(12 字)範例:堂上王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
左邊(6 字)範例:陽上子孫奉祀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農歷)
端花桐梅蒲荔瓜桂菊陽葭臘月
「△氏堂上歷代祖考妣之神位」或「堂上△氏歷代祖考妣之神位」等,為十二字,符合「老(老去)」的字數,依「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上例的字數,若非七字即十二字,乃皆為符
合「老(老去)」的字數。而其中所增的「男倌女娘」的字,乃為了符合字數的權宜規儀。而牌位裡面登載的名諱下方左右上生、卒(歿)的年月日時,(一般正常規儀是牌位的左方(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右方)
題生,(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左方)題歿(卒)的年月日時)則須總共十一字。這尌是所謂的「兩生夾一老」的字數規儀!而且必須中規中矩,明白清礎,一來以示尊祟,二來才合規儀,三來,免至衰敗家運,四來方便後代子孫查核、登載。

因規儀繁細,故而一般人在安奉祖先牌位或新近亡逝而於對年「合爐(把新亡逝之名諱寫入祖先牌位總牌之內之謂)」之時,建議延請正統的道士、法師或知安神規儀的「先生」來擇取適合的吉日,祭拜之後,再一一按規矩與規儀行事。否則常有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而若一般人又不知規儀,若有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而不知,不是造成不敬尌是使後代子孫查核上莫明。所以,或者在登載族譜時錯誤百出、或不知祖先生卒之年、壽有多少,有時又不知祖先牌位中所載之人為何或祖先之中彼此關係(夫妻、叔、伯、早亡之男等),在實例中常有遇過的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不勝枚舉,皆因當初登寫之時不知規儀之故,而使往後子孫多增困擾不順遂。

九、助念现场写招魂幡

我们在助念现场,除了给亡者立个牌位以外,还要给亡者的冤亲债主立写牌位,同时,还要给亡者再立一张招魂幡,这很有必要,助念团如果你不懂,牌位写了,招魂幡没立,他的神识会乱跑,如果我们给亡者写个招魂幡贴在哪里,他神识跑不了,这个管用,招魂幡的写法和牌位写法的格式基本一样,牌位的写法上面的冠名的佛力超薦:先考或者顕考……府君生西之莲位(女亡者就按女亡者与阳人关系的格式)招魂或者先考„„后面要加上府君乙位之正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写莲位,放在这里,能够使他的神识很安稳,不会乱跑,这非常关键。

在助念現場,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冤親債主牌位和亡者的牌位,不要放在一個供案桌上,最好是單獨立。 因為鬼神離佛像很近的話,鬼神很害怕、鬼神不自在,所以鬼神牌位最好和佛像也要離開一些,鬼神才歡喜。 所以有條件的話,怎麼做呢? 佛像用一個供案桌,再立一個供案桌,專門供冤親債主、鬼神等等牌位。 另外一個供案桌供亡者的牌位,把他們分開。 亡者和冤親債主不放在一起。 因為冤親債主這個時候正想障礙亡者,你把牌位放在一起,很麻煩,對亡者有很大的障礙,確實是如此。沒有條件的,一個供案桌也可以:中間放佛像,亡者放一邊,冤親債主、鬼神放一邊,可以供在一個桌子上。

圖示助念時牌位的正確寫法

亡者的牌位和佛像和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牌位有條件的話,可供在不同的房間。亡者的牌位也不一定要供在停放屍體助念的房間,也可供在客廳或佛堂,只要不出主家的範圍就行。亡者的牌位和佛像可供在一個房間,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供在另一房間。

次可各用一個供桌。三個供桌。亡人的牌位一個供桌,佛像一個供桌,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一個供桌。

再次可供在一處,用佛像分開。亡者的牌位放在佛像的右手邊,以佛像的左右為基准。即我們面對佛像的左手邊。位置比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牌位稍低一點,以表對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尊重和解怨的態度。

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牌位放在佛像的左手邊,位置比亡者的牌位稍高一點。

佛像的右邊只放亡者的牌位,有兩個,一個叫招魂幡,一個是亡者往生蓮位。如用一個供桌的話,亡者往生蓮位在最右邊,再貼招魂幡,再是佛像。如果亡者的牌位單獨一個供桌的話,往生蓮位在右邊,招魂幡在左邊。亡者相片可與亡者招魂幡、蓮位掛在同一邊。

亡者往生蓮位,招魂幡正確寫法:

比如,亡者,女,60歲,本姓劉名華,夫家姓王。亡者父母已雙亡。亡者丈夫還在世。根據上書中所示,亡者往生蓮位和招魂幡應如下寫:

亡者往生蓮位正面:

亡者往生蓮位背面:

怨親債主,歷代宗親牌位。 父姓王,母姓劉。父姓寫右邊 , 母姓寫左邊。如下:

過世的家親眷屬另寫一張牌位,家親眷屬要寫什麼關系,如二叔王xx等。也可以寫上一些親密的過世友人,如李xx,或想解怨的過世仇人的名字,如張xx。如下:

因助念法會並不只利益亡者而已,故參加助念的同修也寫上超度的牌位,與亡者怨親債主,歷代宗親牌位並列貼。只有居士參加助念可寫:眾居士恭立,有出家人參加助念可寫:四眾弟子恭立。如下:

右邊的牌位可填寫自己所在的城市。如開封市。如柘城縣。
最後一張是地基主的牌位。如下:

提醒大家,助念全部結束後,牌位要焚化。

焚化方式:要在干淨器具中焚化。沒焚化前,把牌位舉過頭頂,然後放在干淨器具中焚化。

紙灰處理:紙灰用干淨塑料袋收集起來,可以去放生時,倒在江,河,湖裡。或挖個坑埋在地下,或埋在花盆裡。

歷代宗親和怨親債主聽經聞法牌位的正確寫法

以下牌位可供在佛堂,不但自己修行也讓他們每天和您一起聽經,誦經,念佛。和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解怨釋結,同沾法益,將來同生極樂國!功德無量!

佛像一個供桌,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牌位可貼一起,用一個供桌。怨親債主,歷代宗親,法界眾生的牌位最好貼在與佛像不同的牆面上,位置也應比佛像低些。實在沒條件,也可貼在佛像旁,不拘左右,位置盡量離佛像遠一點,低一些。

1 歷代宗親和怨親債主的牌位

例如:父姓王,母姓劉。父姓寫右邊,母姓寫左邊。(如果是夫妻為祖上立牌位的話亦如是,例:夫姓王,妻姓劉。夫姓寫右邊,妻姓寫左邊。陽上寫夫妻中任一個名字即可。)

2 過世的家親眷屬另寫一張牌位,家親眷屬要寫什麼關系,如二叔王xx等。也可以寫上一些親密的過世友人,如李xx,或想解怨的過世仇人的名字,如張xx

3 法界眾生的牌位

如果是自己在家立牌位,陽上寫自己的名字如王xx 恭立,居士道場可寫:眾居士恭立,出家人道場可寫:四眾弟子恭立。

右邊的牌位可填寫自己所在的城市。如開封市。如拓城縣。

為什麼大菩薩要稱做十地呢?

菩薩才是真正的大菩薩,為什麼大菩薩要稱做十地呢?
  “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 菩薩以地分階位,是因地能生萬物,因地能生諸功德,登地的菩薩就快要成佛了。
  1. 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 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 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 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2. 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 離垢地。
  3. 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喔愚癡暗蔽,聖 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4. 焰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癡,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喔怒,智慧的光像火焰 一樣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焰慧地。
  5. 難勝地∶五地的菩薩,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極難到達的階 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6. 現存∶六地的菩薩,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說真實的佛法已現前 ,所以稱現前地。
  7. 遠行地∶七地的菩薩,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 行地。
  8. 不動地∶八地的菩薩,功德任運增進,願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9. 善慧地∶九地的菩薩,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 叫做善慧地。
  10. 法雲地∶十地的菩薩,才是真正的法王子了。 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 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佛諸魔外,終成佛道。
  菩薩從最初發心經歷十地,到此完成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等著入諸佛位了。

十地菩薩
  菩薩以功德深淺可分為十個階位:
  一.歡喜地:
  處在歡喜地的菩薩,是剛剛開悟了的行者。 他對世間的一切生滅法,有了自己正確的體驗。 除去了一般凡夫的妄執,真正明白了一切法本空、無我、與萬法唯心的真實意義。 並且親歷了出世間的妙境,進入了一個與世間凡夫有別的,嶄新的精神領域。 而內心喜不自勝,所以稱為歡喜地。
  二.離垢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了知你我同體的意義,思想言行因而得到了淨化。 從前的染污行為不再生起,一切身口意的活動,已經不再有過失污垢。 自然地依聖道而行事,成為了天人的典範。
  三.發光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透過實相的體證,看破了一切的虛妄,內心能忍一切凡夫所不能忍的一切事情,而且內心始終保持著湛然不動不受干擾,反而伺機 度化一切願得解脫法的眾生。
  他的智慧,對一切眾生的種種愚癡與過錯,都能了解。 並且能夠無盡的寬容、包容與憐憫。
  他的智慧,如同照亮願得解脫法的眾生的一盞明燈,光芒四射。 照現眾生的迷戀顛倒,以智慧的光芒驅散黑暗與無明。
  四.焰慧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已經親身證得了諸法與眾生的虛妄不實。 對一切無所畏懼,能起完全的勇毅。 他能為解脫眾生而赴湯蹈火,粉身碎骨,而沒有絲毫的退卻。 他越是為眾生做事吃苦,他的智慧與力量就越會相應地增長。 他在救世的事業中,能夠鍛鍊出極高的智慧,他的智慧力量如同高漲巨大的火焰。
  五.極難勝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由於智慧得到了高漲,不再為虛妄而顛倒,修行到了極深的禪定境界。 他在定中能全憑智慧的力量,觀照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微妙難宣的法。 他掌握了宇宙運作的原理,所以善能分別真偽,並且能以慧力引用禪定之力起極大的神通變化。 他的慧力與神通,難測難量,宇宙之內能勝過他的已是寥寥無幾。
  六.現今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已經得到了完全的三昧定力與智慧,一切世間與出時間法的本相,都難逃他的法眼,都會如實的出現在他的眼前,沒有矇騙欺詐 他的可能。 他的慧力與定力,使他能隨心所欲地應用宇宙的法則,成就他心中所想的一切現前。 (不能違反宇宙法則)
  七.遠行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私心泯滅,為了眾生無處不到,無時不在,恆以大慈悲之心、方便智慧,點化愚癡眾生,救災解困。 又以智慧與定力指導後學菩薩,使他們能增長慧命,疾得聖果。 他肩負著極重要的任務,他要教育與救度已發心和未發心修行的眾生,所以他任重而道遠。
  八.不動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雖然道行深遠難測,且功德宏大。 卻不恃己得一切智慧與神通,而生一點點的怠慢之意,對救世度生的努力,不減絲毫的鬆懈。 對圓滿度世的宏願,能恆久的樂此不倦,道心永不動搖,永不腿轉。
  九.善慧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能夠善用一切智慧與神力,起無量的神變,進入了一個至善的境界之中。 能夠弘法度生於十方無礙,為一切菩薩所敬重,他能教化菩薩與凡夫一體無誤,堪作大菩薩之師。
  十.法雲地:
  處在這地階位的菩薩,智慧、力量與解脫已達究竟,而且更加能夠善於運用這些能力。 因此他的濟世功德便沒有窮盡,能夠利樂有情永無止境。
  他的智慧與法力如同浮雲法雨一樣,為眾生遮去苦惱的逼迫,滋養眾生的慧命令得增長。 他已經成為一切眾生的守護者,一切解脫智慧的泉源。
  法雲地階位的菩薩,是菩薩修行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法雲地菩薩的境界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佛。 法雲地階位的菩薩,他的智慧、神通與解脫已達究竟。 已經成為了一切解脫智慧的源泉,成為了一切想要求得解脫之法的眾生的守護者,成為了六道眾生的救世主,成為了一位法身遍滿宇宙的覺者—佛陀。

【十二地】 
  十地和等覺、妙覺。
  【十地】
  1. 指聲聞乘十地,即受三暢地、信地、信法地、內凡夫地、學信戒地、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 。
  2. 指緣覺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覺了四聖諦地、甚深利智地、九聖地、觀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寂滅地 、六通地、徹和密地、習想漸薄地。
  3. 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
  4. 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難知廣明智慧地、清淨自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善明日幢實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諸神通智德地、大輪威藏明德地、虛空內 清淨無垢炎光開相地、廣勝法界藏明界地、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邊無礙智通地、無邊德莊嚴迴向能照明地、毘盧舍那智海藏地。
  【等覺】 
  1. 佛的別稱。 等是平等,覺是覺悟,諸佛的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
  2. 大乘五十二階位中,第五十一位,名為等覺,即十地位滿,將證佛果之中間階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名等覺,又名一生 補處,或金剛心菩薩。
  【妙覺】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德不可思議,稱為妙覺,為佛果的無上正覺,證得此覺的人,被稱為佛。

常用咒

唵 啞 吽
三字總持真言,又稱三字神咒、三字真言、普賢王如來根本咒,咒文只有唵啊吽(又作唵阿吽或唵啞吽)三字,是佛教的重要咒語,代表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或諸佛的身語義之德。
《瑜伽大教王經》雲:「唵」字是中央大遍照如來(即毘盧遮那佛),「啞」字代表西方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吽」字代表東方阿閦如來 (即不動佛)。
「唵」字號稱諸陀羅尼之首字,象徵「身」清淨。
「啞」字是一切梵音的根本,號稱所有種子字之母,象徵「語」清淨。
「吽」字號稱諸陀羅尼之末字,象徵「意」清淨。
南懷瑾說,因為三字真言是像徵諸佛功德,安置佛像時常觀想此三字在佛頂之上放光,可以清淨壇場結界,凡有人受驚厭寐,可以沐浴淨身後,持頌此 三字,通常必須念七次或七的倍數次,如十四次、廿一次、四十九次等,並閉目觀想中央毘盧遮那佛、東方金剛不動佛、西方無量壽佛等 三世佛在頂上照臨,邪祟鬼魔自然退散。

佛法總綱-三無漏學

佛法總綱-三無漏學
佛陀法藥,廣說雖有八萬四千,簡約之則不外三大綱領,曰戒、定、慧,此名三無漏學;以能斷煩惱,能了生死,故稱無漏( 漏喻煩惱)。 這可說是佛法的本體,若離此三,則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 譬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修法,則需持佛戒律,這是學佛的根本。 因為持戒,才能防非止惡,清淨三業。 三藏經典中,律藏屬於戒學,故曰“律規三業”,規範三業,非戒而何。 然戒有禁止與勒令,禁止是消極的去惡,勒令是積極的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禪定。 禪是梵文「禪那」省稱,定是梵語「三昧」譯名。 禪定要義,在於息慮靜緣,內須不打妄想,外要不亂攀緣,這卻是入道的樞紐。 三藏經典中,經藏屬於定學,故曰“經詮釋一心”,一心即是定。 若能入定,自可引發本一 性一 的功德;譬如盆水,擾動則混濁不清,靜寂則光明映照,眾生的心水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 智是決斷,慧是簡擇。 這是學佛最終目的,開發智慧,就能去惑證理,所謂破諸煩惱,證真實理。 三藏經典中,論藏屬
於慧學,故曰“論辨邪正”,辨析邪正,最能開發智慧。 然智有實智、權智,達真理是實智,用之權巧攝眾是權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權智。
須知,三學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後有定,若能入定自然開慧。 故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五乘

五乘
  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或佛乘)。乘,必有三事:發心、目的、方法。五乘可略為三類:
  (一)人天乘為一類。人天乘發什麼心呢?叫「增進(或作勝)心」。在六道中生死輪迴,受苦不已,但比較說,人與天要好得多。所以學佛法的動機,有些人總是希望現在人間,及來世生天生人,比目前環境要好一點。現在的身體不圓滿,智識不深,生活不富裕,學法的目的,希求現生將來,身體、智識、生活都能達到豐滿安樂。此種心理,也是世間常人所共有的。發這樣的心,因此而學佛,這不過人天乘的發心。……現世在人間,希冀現生人間樂,未來世得生人間天上樂,這是人天法的目的。……,以人間正行,布施、持戒等為方法。如不能循人天的正道,損人利己,殺、盜、邪淫、妄語,那是要墮落的。如存此增進心,那無論學什麼高深佛法,結果也不出人、天道中。
  (二)聲聞、緣覺乘為一類,二乘的根性相同,僅稍有差別。他們的發心,與人天乘不同。他們深刻地感覺到三界生死是太苦了,就是生在人、天道中,到頭來也還是一切皆苦。所以,不追求現生樂與後生樂,於世間一切生起無常故苦的感悟,發「出離心」,想息除三界的生死,以證得涅槃為目的。修行的方法,也重於調治自心的煩惱。如但存此出離心,即使修行大乘法,也還是要退證小果的。
  (三)菩薩乘:菩薩發心,又與二乘不同。他也見到三界的生死是太苦,可是他又見到三界眾生與自身一樣的受苦,於是發「大悲心」為本的菩提心。對有情所受的苦迫,生起同情心,憐愍心,以自利利他的方法為修行,以度生成佛為目的。
  佛法雖無量無邊,歸納起來,不出此五乘法。學佛法,不出此五乘法,而五乘中以菩薩乘為高勝。如學佛而離開了此五乘的發心與修行,就是虛偽的學佛,不能免離惡道的苦難。
出處:《印順呂澂佛學辭典》P.404~P.405

十小咒-注音

十小咒-注音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 ná 无 mó 佛 fó 陀 tuó 耶 yē .南 ná 无 mó 达 dá 摩 mó 耶 yē .
南 ná 无 mó 僧 sēnɡ 伽 qié 耶 yē .
南 ná 无 mó 观 ɡuān 自 zì 在 zài 菩 pú 萨 sà 摩 mó 诃 hē 萨 sà .
具 jù 大 dà 悲 bēi 心 xīn 者 zhě .
怛 dá 姪 zhí 他 tuō .唵 ān .斫 zhuó 羯 jié 啰 là 伐 fá 底 dǐ .
震 zhèn 多 duō 末 mò 尼 ní .摩 mó 诃 hē 钵 bō 蹬 dēnɡ 迷 mí .
噜 lū 噜 lū 噜 lū 噜 lū .底 dǐ 瑟 sè 吒 zhā .篅 shuò 啰 là 阿 ā 羯 jié 利 lì .
沙 shā 夜 yè 吽 hòng .癹 pō 莎 shā 诃 hē .唵 ān .钵 bō 蹋 tà 摩 mó .
震 zhèn 多 duō 末 mò 尼 ní .篅 shuō 攞 lā 吽 hòng .
唵 ān 跋 bá 喇 là 陀 tuó .钵 bō 亶 tán 谜 mí 吽 hòng .

《消灾吉祥神咒》
曩 ná 谟 mó 三 sān 满 mǎn 哆 duō .母 mǔ 驮 tuó 喃 nán .阿 ā 钵 bō 啰 là 底 dì .
贺 hè 多 duō 舍 shě 娑 suō 曩 nǎnɡ 喃 nán .怛 dá 姪 zhí 他 tuō .
唵 ān .佉 qiè 佉 qiè .佉 qiè 呬 xì .佉 qiè 呬 xì .吽 hòng 吽 hòng .
入 rù 嚩 wā 啰 là .入 rù 嚩 wā 啰 là .钵 bō 啰 là 入 rù 嚩 wā 啰 là .
钵 bō 啰 là 入 rù 嚩 wā 啰 là .底 dǐ 瑟 sè 姹 zhà .底 dǐ 瑟 sè 姹 zhà .
瑟 sè 致 zhì 哩 lǐ .瑟 sè 致 zhì 哩 lǐ .娑 suō 癹 pō 吒 zhā .娑 suō 癹 pō 吒 zhā .
扇 shàn 底 dǐ 迦 jiā .室 shì 哩 lī 曳 yè .娑 suō 嚩 wǎ 诃 hē .
(此咒“嚩”有两种读音)

《功德宝山神咒》
南 ná 无 mó 佛 fó 陀 tuó 耶 yē . 南 ná 无 mó 达 dá 摩 mó 耶 yē .
南 ná 无 mó 僧 sēnɡ 伽 qié 耶 yē .唵 ān .悉 xī 帝 dì 护 hù 噜 lū 噜 lū .
悉 xī 都 dōu 噜 lū .只 zhī 利 lì 波 bō .吉 jí 利 lì 婆 pó .
悉 xī 达 dá 哩 lī .布 bù 噜 lū 哩 lī .娑 suō 嚩 wǎ 诃 hē .

《准提神咒》
准 zhǔn 提 tí 神 shén 咒 zhòu
稽 qí 首 shǒu 皈 ɡuī 依 yī 苏 sū 悉 xī 帝 dì
头 tóu 面 miàn 顶 dǐnɡ 礼 lǐ 七 qī 俱 jù 胝 zhī
我 wǒ 今 jīn 称 chēng 赞 zàn 大 dà 准 zhǔn 提 tí
唯 wéi 愿 yuàn 慈 cí 悲 bēi 垂 chuí 加 jiā 护 hù
南 ná 无 mó 飒 sà 哆 duō 喃 nán .三 sān 藐 miǎo 三 sān 菩 pú 陀 tuó
俱 jù 胝 zhī 喃nán 怛 dá 姪 zhí 他tuō 唵 ān 折zhé 戾 lì 主zhǔ戾 lì
准 zhǔn 提 tí 娑 suō 婆 pó 诃 hē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唵 ān .捺 nà 摩 mó 巴 bā 葛 gě 瓦 wǎ 帝 dì .阿 ā 巴 bā 啰 là 密 mì 沓 tà .
阿 ā 优 yōu 哩 lī 阿 ā 纳 nà .苏 sū 必 bì 你 nǐ .实 shí 执 zhí 沓 tā .
牒 dié 左 zuǒ 啰 là 宰 zǎi 也 yě .怛 dá 塔 tǎ 哿 ɡě 达 dá 也 yě .
阿 ā 啰 là 诃 hē 帝 dì .三 sān 药 yào 三 sān 不 bù 达 dá 也 yě .
怛 dá 你 nǐ 也 yě 塔 tǎ .唵 ān .萨 sà 哩 lī 巴 bā .桑 sānɡ 斯 sī 葛 gě 哩 lī 叭 bā 哩 lī 述 shù 沓 tā .达 dá 啰 là 马 mǎ 帝 dì .哿 ɡě 哿 ɡě 捺 nà .
桑 sānɡ 马 mǎ 兀 wù 哿 ɡě 帝 dì .莎 shā 巴 bā 瓦 wǎ .比 bǐ 述 shù 帝 dì .
马 mǎ 喝 hē 捺 nà 也 yě .叭 bā 哩 lī 瓦 wǎ 哩 lī 娑 suō 喝 hē .

药 yào 师 shī 灌 ɡuàn 顶 dǐnɡ 真 zhēn 言 yán
南 ná 谟 mó 薄 bó 伽 qié 伐 fá 帝 dì .鞞 pí 杀 shā 社 shè .
窭 jù 噜 lū 薜 bì 琉 liú 璃 lí .钵 bō 喇 là 婆 pó .喝 hē 啰 là 阇 shé 也 yě .
怛 dá 他 tuō 揭 jiē 多 duō 也 yě .阿 ā 啰 là 喝 hē 帝 dì .
三 sān 藐 miǎo 三 sān 勃 bó 陀 tuó 耶 yē .怛 dá 姪 zhí 他 tuō .唵 ān .
鞞 pí 杀 shā 逝 shì .鞞 pí 杀 shā 逝 shì .鞞 pí 杀 shā 社 shè .
三 sān 没 mó 揭 jiē 帝 dì 莎 suō 诃 hē .

观 ɡuān 音 yīn 灵 línɡ 感 ɡǎn 真 zhēn 言 yán
唵 ān 嘛 mā 呢 ní 叭 bā 咪 mī 吽 hòng .麻 má 曷 gé 倪 ní 牙 yá 纳 nà .
积 jī 都 dū 特 tè 巴 bā 达 dá .积 jī 特 tè 些 xiē 纳 nà .微 wēi 达 dá 哩 lī 葛 gě .
萨 sà 而 ér 斡 wò 而 ěr 塔 tǎ .卜 bū 哩 lī 悉 xī 塔 tǎ 葛 ɡé .
纳 nà 补 bǔ 啰 là 纳 nà .纳 nà 卜 bǔ 哩 lī .丢 diū 忒 tè 班 bān 纳 nà .
㖠 nà 麻 má 嚧 lú 吉 jí .说 shuō 啰 là 耶 yē 娑 suō 诃 hē .

七 qī 佛 fó 灭 miè 罪 zuì 真 zhēn 言 yán
离 lí 婆 pó 离 lí 婆 pó 帝 dì .求 qiú 诃 hē 求 qiú 诃 hē 帝 dì .
陀 tuó 罗 luó 尼 ní 帝 dì .尼 ní 诃 hē 啰 là 帝 dì .毗 pí 黎 lí 你 nǐ 帝 dì .
摩 mó 诃 hē 伽 qié 帝 dì .真 zhēn 陵 línɡ 乾 qián 帝 dì .莎 suō 婆 pó 诃 hē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 ná 无 mó 阿 ā 弥 mí 多 duō 婆 pó 夜 yè .
哆 duō 他 tuō 伽 qié 多 duō 夜 yè .哆 duō 地 dì 夜 yè 他 tuō .
阿 ā 弥 mí 利 lì 都 dū 婆 pó 毗 pí .
阿 ā 弥 mí 利 lì 哆 duō .悉 xī 耽 dān 婆 pó 毗 pí .
阿 ā 弥 mí 利 lì 哆 duō .毗 pí 迦 jiā 兰 lán 帝 dì .
阿 ā 弥 mí 唎 lì 哆 duō .毗 pí 迦 jiā 兰 lán 哆 duō .
伽 qié 弥 mí 腻 nì .伽 qié 伽 qié 那 nuò .
枳 zhǐ 多 duō 迦 jiā 隶 lì .娑 suō 婆 pó 诃 hē .

大 dà 吉 jí 祥 xiánɡ 天 tiān 女 nǚ 咒 zhòu
南 ná 无 mó 佛 fó 陀 tuó .南 ná 无 mó 达 dá 摩 mó .南 ná 无 mó 僧 sēnɡ 伽 qié .
南 ná 无 mó 室 shì 利 lì .摩 mó 诃 hē 提 tí 鼻 bí 耶 yē .怛 dá 你 nǐ 也 yě 他 tuō .
波 bō 利 lì 富 fù 楼 lóu 那 nuó .遮 zhē 利 lì 三 sān 曼 màn 陀 tuó .
达 dá 舍 shè 尼 ní .摩 mó 诃 hē 毗 pí 诃 hē 罗 luó 伽 qié 帝 dì .
三 sān 曼 màn 陀 tuó .毗 pí 尼 ní 伽 qié 帝 dì .摩 mó 诃 hē 迦 jiā 利 lì 野 yě .
波 bō 祢 mí .波 bō 啰 là .波 bō 祢 mí .萨 sà 利 lì 嚩 wā 栗 lì 他 tuō .
三 sān 曼 màn 陀 tuó .修 xiū 钵 bō 犂 lí 帝 dì .富 fù 隶 lì 那 nuó .
阿 ā 利 lì 那 nuó .达 dá 摩 mó 帝 dì .摩 mó 诃 hē 毗 pí 鼓 ɡǔ 毕 bì 帝 dì .
摩 mó 诃 hē 弥 mí 勒 lè 帝 dì .娄 lóu 簸 bō 僧 sēnɡ 祇 qí 帝 dì .
醯 xī 帝 dì 簁 xī .僧 sēnɡ 祇 qí 醯 xī 帝 dì .三 sān 曼 màn 陀 tuó .
阿 ā 他 tuō 阿 ā 㝹 nòu .婆 pó 罗 luó 尼 ní .


唵 啞 吽
三字總持真言,又稱三字神咒、三字真言、普賢王如來根本咒,咒文只有唵啊吽(又作唵阿吽或唵啞吽)三字,是佛教的重要咒語,代表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或諸佛的身語義之德。
《瑜伽大教王經》雲:「唵」字是中央大遍照如來(即毘盧遮那佛),「啞」字代表西方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吽」字代表東方阿閦如來 (即不動佛)。
「唵」字號稱諸陀羅尼之首字,象徵「身」清淨。
「啞」字是一切梵音的根本,號稱所有種子字之母,象徵「語」清淨。
「吽」字號稱諸陀羅尼之末字,象徵「意」清淨。
南懷瑾說,因為三字真言是像徵諸佛功德,安置佛像時常觀想此三字在佛頂之上放光,可以清淨壇場結界,凡有人受驚厭寐,可以沐浴淨身後,持頌此 三字,通常必須念七次或七的倍數次,如十四次、廿一次、四十九次等,並閉目觀想中央毘盧遮那佛、東方金剛不動佛、西方無量壽佛等 三世佛在頂上照臨,邪祟鬼魔自然退散。

淨三業真言:
唵,娑嚩婆嚩 秫鐸,娑嚩 達摩 娑嚩婆嚩 秫度憾 。

ōng,SuōWáPáWá ShúDaHa,SuōWá DeerMa SuōWáPáWá ShúDuó hàn M。譯為唵(令我灌頂加持),自性清淨,一切法自性清淨。憾(種子字)

佛寺對聯

佛有誠言,願眾生皆歸極樂;
心無雜念,約同志共赴蓮池。

福建福州湧泉寺大雄寶殿有此聯。

南海泛慈舟,梵貝聲聲皈淨土;
西方傳內典,源流脈脈接靈山。

香港荃灣西方寺山門有此聯。近代永惺法師撰。

捨西歸捷徑,九界有情,上何以圓成覺道;
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

江西廬山東林寺大殿,及台灣苗栗縣通霄法華寺有此聯。
出自民國‧印光大師,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二》。

淨念一心登上品;
空觀五蘊證真如。

民國‧觀世心撰。「淨空」法師名嵌入對聯。

善度群生,人成即佛成,到此悉由忠孝路;
導歸極樂,心淨則土淨,從茲共入聖賢門。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善導寺有此聯。「善導」寺名嵌入對聯。
「人成即佛成」出自民國‧太虛法師:「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是真現實。」
「心淨則土淨」取材於《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忠孝路:1. 路名;2. 忠孝之道。

普度眾生登淨土;
照空五蘊證菩提。

浙江永嘉普照寺有此聯。「普照」寺名嵌入對聯。

淨土發願文〉,約200字,全文為:「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薩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出家戒類五——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摘選)

出家戒類五——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摘選)
癸一 出家戒類五: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及式叉摩那。
  在聲聞弟子中,「出家」的「戒」法,分「類」為五:一、「沙彌」戒; 二、「沙彌尼」戒。這是出家而還不曾完備出家資格的,可說是出家眾的預科 [P181] 。沙彌,義譯為勤策,是精勤策勵,求脫生死的意思。男的叫沙彌,女的叫沙 彌尼,意義完全一樣。只是女眾,在語尾上附有女音(尼)而已(印度語法, 男性女性是尾音不同的)。論到戒法,沙彌與沙彌尼相同,都是十戒。十戒是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香 華鬘嚴身;七、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 ;十、不捉生像金銀寶物。前九戒,與近住戒相同。

  出家以後,受了這十戒,才算是沙彌或沙彌尼。這是出家戒,所以完全制 斷淫行。六、七、八──三戒,都是少欲知足的淡泊生活。佛制的出家生活, 以少欲知足為原則。衣食住藥──四資生具,都從乞化得來。衣與食,不得多 蓄積,以免引起無限的貪欲,何況手持金銀寶物呢!常行乞食法,所以奉行過 午不食戒。後二戒,雖只關於飲食與財物,但在佛的制度中,與不淫戒顯出了 出家人的特性:捨離了夫婦關係,也捨棄了經濟私有。在我國,雖說僧眾是募 化為生,但實是採取了經濟自決辦法。如飲食是自己煮食(這就難怪持非時食 [P182] 戒的少了),財產是自己經營,房屋是自己修建。至於田產收租,經懺論價等 ,與出家生活的本意,越來越遠。所以我國的良好僧眾,也每只是嚴持根本戒 而已。嚴格的說,我國的比丘僧,也許還不及沙彌呢!

  三、「比丘」戒;四、「比丘尼」戒:這是過著完全遠離惡行與欲行的生 活,完備僧格的出家人,為僧團的主體。比丘,譯義為乞士,是過著乞化生活 的修道人;女的就叫做比丘尼。從戒法來說,比丘與比丘尼戒,是同樣完全的 。只是由於社會關係,情意強弱,佛分別制為比丘及比丘尼戒。平常說:比丘 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這是大概說的,意味著尼戒要嚴格得多。實際是 :比丘戒二百五十左右,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左右。

  發展完成了的僧伽制度,出家後先受沙彌(沙彌尼)戒,再受比丘(比丘 尼)戒。研求佛的本制,原是攝受歸心三寶,而自動發心(成年而有自由意志 的)出家的。所以發心出家的,或者說:『善來比丘!於我法中快修梵行』(21) ,就算得比丘戒,成為比丘。或者說三歸依的誓詞,就算得戒,名為比丘。這 [P183] 本是不需要沙彌這一級,當然更不需要先受沙彌戒了。後來,為了信徒的兒女 ,父母死了,孤零無依,佛才慈悲攝受他們,在七歲以上的,出家作沙彌(沙 彌尼),受沙彌戒,修學出家法的一分。等到年滿二十,再給他受比丘戒。從 此,比丘(比丘尼)以前,有此預修一級。甚至二十以上出家的,或因緣不具 足,沒有受比丘戒,也叫做(老)沙彌了。然在僧制中,如年滿二十出家的, 雖沒有受沙彌戒,就直接受比丘戒,也還是得戒的──這是吻合佛制本意的, 不過從發展完成的僧制來說,似乎不太理想而已。

  五、「式叉摩那」戒:這是女眾,屬於沙彌尼以上,比丘尼以下的一級。 式叉摩那,譯義為學法女,是在二年內,受持六法戒的一類。這實在還是沙彌 尼(女眾出家的預修),不過仰修比丘尼戒的一分而已。佛制女眾出家,起初 當然也只是比丘尼;其後增立沙彌尼;後來又增列式叉摩那;成為出家女眾的 三級制。起因是:有曾經結婚的婦女來出家,他早已懷了孕。受比丘尼戒後, 胎相顯現,生了兒子,這是會被俗人誤會譏嫌的,有辱清淨僧團的名譽。因此 [P184] ,佛制定式叉摩那:凡曾經結過婚的,年在十歲以上(印度人早熟早婚);沒 有結婚的童女,年在十八歲以上,在受彌尼戒後,進受六法戒二年。起初雖為 了試驗有沒有胎孕,但後來已成為嚴格考驗的階段。如在二年中,犯六法的, 就不能進受比丘尼戒,要再受六法二年。二年內嚴持六法不犯,才許進受比丘 尼戒,這是比沙彌尼戒嚴格得多了。女眾的心性不定,容易退失,所以在完成 僧格(比丘尼)以前,要經這嚴格的考驗。天主教中,修女出家,也要經三次 考問,比男眾嚴格得多。不過這一制度,我國也許從沒有實行,也許印度也不 受尊重。因為沙彌及尼戒,比丘及尼戒,雖各部多少不同,而大致都還算一致 。惟獨這二年的六法戒,各部的說法不同。舊有部的十誦律(22),法藏部的四分 律(23),都說六法,而不完全一樣。新有部的苾芻尼毘奈耶,『二年學六法六隨 行』(24),這是二種六法。大眾部的僧祇律,『二歲隨行十八事』(25),這是三種 六法。二年六法的古說是一致的,而六法的內容不同,這可以想見,這一學法 女的古制,早就不曾嚴格遵行,這才傳說紛紜了。 [P185]

  佛弟子雖有在家二眾,出家五眾;論戒法,雖有八類(加近住的八戒), 但戒體的清淨,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有生長定慧的功德,卻是一樣的。所以, 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男眾,女眾,童年,成年也好,只要信願懇切,發起淨 戒,都是可以依之而解脫生死的。

  
癸二: 於中具足戒,戒法之最勝,殷重所受得,護持莫失壞。

  「於」此八種戒「中」,比丘與比丘尼所受的,名為「具足戒」。具足, 是舊譯,新譯作『近圓』(圓就是具足)。近是鄰近,圓是圓寂──涅槃。這 是說:受持比丘、比丘尼戒,是已鄰近涅槃了。雖然佛制的每一戒法,如能受 持清淨,都可以生長定慧的,解脫生死的。但比較起來,比丘比丘尼戒,過著 離欲(五欲,男女欲)出俗的生活,在這物欲橫流的世間,比其他的戒法,是 最嚴格的,最清淨的,最能勝過情欲的。所以,這在佛制的「戒法」中,「最 」為殊「勝」。受了具足戒的,位居僧寶,為僧團的主體,受人天的供養。

  具足戒是戒法中最殊勝的,所以受具足戒也是最不容易的。論年齡,要滿 [P186] 二十歲。論受戒的師長,要有三師──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還要 有七師作證明。就是在佛法不興盛的邊地,也非三師、二證不可。這比起在家 戒的從一師受,沙彌及尼戒的從二師受,顯然是難得多了。假使是受比丘尼戒 ,先要受二年的六法戒,還要從二部受戒,這是怎樣的鄭重其事!所以發心受 具足戒的,要求三衣,要求師,要得僧團的許可;這是以「殷重」懇切的心情 ,經眾多的因緣和合,才能「受得」具足戒。得來如此不易,那就應特別珍惜 ,好好的「護持」,如渡海的愛護浮囊,如人的愛護眼目一樣。切「莫」疏忽 放逸,在環境的誘惑下,煩惱的衝動下,「失壞」了這無價的戒寶!如不能依 此殊勝的戒法,生人間天上,或解脫生死,反而袈裟下失卻人身,這是多麼可 痛心的事呀!

  
極重戒有四:殺人不與取,淫行大妄語,破失沙門性。

  在具足戒中,比丘戒約二百五十戒左右。其中「極重」的「戒,有四」( 尼戒有八)。極重戒,是絕對不可犯的;犯了如樹木的截了根一樣,如人的斷 [P187] 了頭一樣,也像作戰的失敗投降,為他方取得完全的勝利一樣。犯了極重戒, 在僧團中可說是死了。四重戒是:一、殺生,極重戒指「殺人」而說。這包括 自己下手,或派人去殺,以及墮落胎兒等。這在五戒、十戒中,也一樣是禁止 的。二、「不與取」,就是竊盜,主要是財物的竊取。凡不經同意,存著竊取 的心而取,無論用什麼手段,都是。不過極重戒是有條件的,依佛的制度,凡 竊取五錢以上的,就是犯重。這五錢,是什麼錢呢?古今中外的幣制不一,佛 為什麼這樣制呢?因為當時的摩竭陀國法,凡竊取五錢以上的,就宣判死刑; 所以佛就參照當時的國法,制定盜取五錢以上的犯重戒。這樣,如犯不與取的 ,依當時當地的法律,凡應判死刑的就犯重,應該是合於佛意的。三、「淫行 」:這是絕對禁止的,無論過去曾有過夫妻關係,或者人與畜生,凡發生性行 為的,就使是極短的時間,也是犯重。但佛法並非理學家那樣的重視皮肉的貞 操,主要是因為心有欲意,心生快感。所以如遇到被迫的行淫,而心無欲樂意 思的,仍是不犯。四、「大妄語」,是妄語中最嚴重的。如沒有證悟的而自稱 [P188] 證悟,沒有神通的而自說有神通,或者妄說見神見鬼,誘惑信眾。或者互相標 榜,是賢是聖;或者故意的表示神秘,使人發生神聖的幻覺。這都是破壞佛教 正法,毫無修學的誠意,最嚴重的惡行。犯了這四重戒,就「破」壞「失」去 了「沙門」的體「性」,也就是失去了沙門──出家人的資格。沙門,是梵語 ,義譯為勤息,是勤修道法,息除惡行的意思。如犯了這四重戒,雖然出家, 已完全失去出家的資格了。

  在佛制的僧團中,如有人犯重,就逐出僧團,取消他的出家資格。不但不 是比丘,連沙彌也不是。犯重的,是會墮落的。不過,如犯淫而當下發覺,心 生極大慚愧,懇求不離僧團的,仍許作沙彌,受持比丘戒。不過無論怎樣,現 生是不會得道成聖的了!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戒:
十戒是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香華鬘嚴身(mán);七、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 ;十、不捉生像金銀寶物。

嚴格說來「出家律典」包含「比丘、比丘尼戒」與「沙彌、沙彌尼戒」。若是「沙彌、沙彌尼戒」的話,在家眾也是可以研讀的。
佛世時已有半月半月誦戒,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分開誦。誦戒時主要分兩部分:(一)「羯磨」:如有犯戒者,必須先行發露懺悔…..等。 (二)「誦出戒文」:當時主要是靠背誦(可能還沒有文字),由一人代表誦出。
比丘「磨羯」時,必須先清場,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居士等不得在場。由於在「羯磨」時已經清場,「誦出戒文」時他們通常是不在場的,因此居士等是無法聽聞出家戒律的囉。同樣的,即使是出家眾,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也是無法聽聞比丘戒的。

佛陀會制——選摘佛光山資訊中心
《中阿含經》記載「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佛陀時代的會議制有布薩、羯磨、滅諍、說法等四類,簡介如下:
一.布薩:僧團每半個月召集會議,舉行布薩儀式,請精熟律法的比丘說戒,以反省過去半月內的行為是否合乎戒法,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之前懺悔,依法處分,使比丘均能住於淨戒中,長養善法,增長功德。
二.羯磨:使生善滅惡的作法,行於授戒、說戒、懺悔、結界及各種僧事的處理。佛教僧團透過羯磨法,發揮民主精神,解決僧團裡的各種事情,成就大眾過六和敬的生活。分為三類:*1.單白羯磨,指向大眾宣告唱言一遍常行、慣行、應行的事。 *2.白二羯磨,指宣告一遍,再說一遍,徵求大家的同意。 *3.白四羯磨,指作一遍宣告後,再作三讀,每讀一遍,即徵求意見同意,大眾表無異議後,宣佈羯磨如法,一致通過議案。
三.滅諍:為了解決僧團中的爭議事件,佛陀在戒律中製定七滅諍法,以公正、平和的原則,處理大小諍事。
*1.現前毘尼:使起諍的雙方對決於現前,或於現前引證三藏的教法或戒律的製條而決議之。
*2.憶念毘尼:對平生為善,以善知識為友者,於諍議罪過之有無時,質其記憶之有無,若無記憶則免之。
*3.不癡毘尼:犯戒者若精神異常,待其治癒,羯磨而令悔其罪。
*4.自言毘尼:比丘犯罪時,令其自白,始治其罪。
*5.覓罪相毘尼:若犯戒者不吐實,陳述矛盾時,則舉示其罪狀,判其終生不得度人或受人依止等。
*6.多人覓罪相毘尼:遇到互相爭議而不易裁決的情況時,敦請有德之僧,依多數而決議是非。
*7.如草覆地毘尼:鬥訟者互悟其過,如草伏地,共同至心發露,道歉懺悔。
此七種滅諍法,不但保障個人的權益,且情、理、法兼顧,同時也使僧團得到清淨與和樂。佛陀制定戒律,依法攝僧,同時把執行教團制度的權力交由大眾,亦即所謂「僧事僧決」。
四.說法:佛陀成道後,弘法利生四十九年,說法無數。佛陀重視集會互動宣教,方式多樣,令聽聞者立時證悟,信受奉行。如《六度集經》,佛陀以主席的身分,解說弟子們的困惑,而敘說過去世行菩薩道的事蹟,說明現世的人事因緣;《雜阿含經》記錄佛陀往來各地,解答教內教外的各種問題;《金剛經》須菩提善問「空」;《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無盡意菩薩與觀音菩薩的悲智雙運,為後世留下言教與身教;《地藏菩薩本願經》摩耶夫人問業緣,堅牢地神願護法,虛空藏菩薩請開示;《維摩詰經》維摩詰居士與文殊師利菩薩論法;《圓覺經》十二位菩薩宣說各種修行法門;《楞嚴經》以阿難尊者為當機眾,佛陀說示心法的要旨;《心經》則是佛陀為舍利弗說色空不二之理。
此外,佛經如會議記錄,一般可三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有所謂的「六成就」,即具備六個條件: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在某處(處成就)、與眾若干人俱(眾成就)。
◆佛教的會議制度
1.結集:佛陀入滅後,佛弟子為了讓正法久住,先後多次結集佛陀的教法。第一次結集,是佛陀涅槃的那一年,大迦葉召集諸僧,在摩竭陀國王舍城外七葉窟,由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大眾共同審核,判定所誦出的經律是否如法。由此可見,即使佛陀不再住世,佛教的會議仍然是以採取大眾的意見為原則而進行。
佛陀入滅一百年之後,耶舍長老召集七百位德學兼優的比丘,在毘舍離城的寺院中,對於佛教戒律上的許多有爭議的論點,進行了一次評定,這是第二次的結集。佛陀涅槃後二百餘年,在印度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長老為首,有一千位比丘在華氏城,會誦了三藏的教義,這是第三次的結集。佛涅槃四百年後,以世友菩薩為首的有五百比丘,在大月氏國,大家共同造論,解釋經律論,這是第四次結集。
經過四次的經典結集會議,佛教的經典得以完整有系統的流傳下來,裨益後世。
2.傳戒:指傳授戒律予出家僧尼或在家居士的儀式(會議),包括比丘(尼)具足戒、沙彌(尼)十戒、在家五戒、菩薩戒等等。受戒者必須盡形壽受持戒法,尤其受持出家具足戒者,更是以戒牒作為出家身分證明的依據,因此傳戒必須嚴謹慎重。
授戒程序為講戒、演禮、請戒、懺摩、正授。正授由羯磨和尚開導受持戒法的意義,並行三番羯磨,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受戒者答「依教奉行」,始為證盟受戒。出家戒法分為三壇傳授,初壇授沙彌十戒,二壇授比丘具足戒,三壇授出家菩薩戒。其中,二壇正授需要十師和尚(三師七證)列席,首先由得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後差教授師說衣缽名相,並以遮難次第詢問於受戒者,以決定是否允許加入僧團,復於正式授戒時據此一一重問,再由得戒和尚說明受戒體法,依白四羯磨方式授具足戒。
由傳戒的程序中可以知道,佛教對於重大決議的審慎態度。
3.辯經:真理愈辯愈明,佛教徒遠自印度時代就常以辯論的形式,檢視自己對真理認知的思想架構是否完整、徹底,於辯論會時提出論題,接受他人的質詢、駁斥。各宗各派或為彰顯己宗,或接受外道公開挑戰書,明訂日期,大舉旗幟,舉行辯經大會,吸引教內教外各階層人士列席旁觀,有的甚至由帝王出面主持,如戒日王在曲女城為玄奘大師舉行的無遮辯論法會,聲勢宏大。
從佛陀度化拜火教三迦葉開始,以因明論說方式演說真理,令論敗者皈依信仰,漸漸形成約定俗成的度化模式。印度部派佛教時期,辯經廣為盛行,多有造論問世者,產生許多精闢的論著與博通經教的論師,如二世紀脅尊者度化外道馬鳴,不僅提昇當時佛教的地位,也為佛教羅致一位多才多藝的菩薩比丘。由於辯經的結果,往往攸關宗門聲譽,僧團中常常舉行辯經會議,以增進對教義的正確認知與思維能力。西藏佛教傳承此一模式的精髓,將「辯經」納入僧伽教育的必修課程中,至今辯經會議的舉行,依然相當吸引人。
4.譯經:佛教傳來東方諸國,逐漸譯成各國語言。我國古代的譯經,大多由朝廷設置譯經院,延請譯經三藏法師及眾多輔助者共同舉行譯經會議。後來乃有專為譯經所設的種種官制。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譯場所置的譯官有譯主、證文、書字梵學僧、筆受、綴文、潤文、證義、參譯、刊定九職。
通常在翻譯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文法相異、重複語、夾註語、修飾語的增刪等,都需要與會者互相討論,達成共識,方能順利進行翻譯工作。譯經會議的舉行,充分發揮佛教各盡職能,集體創作的精神。

美國慈悲寺是2024年在美國紐約市成立,是World Zen Art Center 的下屬非營利佛教寺院。首任住持由釋一雲法師率四眾弟子護持弘法。慈悲寺宗旨,遠離無明,住持正法,警世導俗,倒駕慈航。本寺供奉娑婆三聖和西方三聖。娑婆三聖,即釋迦摩尼佛是佛教教主,是凡人成佛的化身。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化身。右脅侍為地藏王菩薩,是幽冥教主,也是孝子的化身,超拔冤親債主,消除宿世業障,求其冥福救贖;西方三聖,指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能伏外道魔憍慢。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以念佛證果為淨土初祖,恆念阿彌陀佛,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使人得到無上力量、威勢自在,接引眾生往生淨土。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